对于人类来说
隐匿于世间的美景
具有奇幻色彩的自然现象
充满未知挑战的地方
总有一股奇特的吸引力
什么样的奇观,能让你为之穿越半个地球?
前几天地理君问了朋友这样一个问题
这位友人可以说是一位风一样的男子
走南闯北许多年,风餐露宿打野无数
穿过亚马孙
游过大西洋
吃过鼻涕虫
追过大黑熊
在极致的美景和生存的逆境中探索世界
用生命诠释着“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
听完问题他“哼”了一声
嘴角疯狂上扬
甩给我一个本子
上面记录了各种不可思议的景观
看完之后我觉得
自己这么多年的旅游不叫旅游
只能叫出门遛弯儿
这地理界“武林秘籍”中记录的景观
都不是能轻而易举到达的
看看哪个是你能触及的诗和远方
卡塔通博闪电
稀有值:★★★★☆
观赏难度:★★★☆☆
科学价值:★★★☆☆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一年要被闪电劈多万次
一年天,约有至个晚上
都有“仙人”在此“渡劫”
这就是传说中的“上帝之怒”——卡塔通博闪电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发生在
委内瑞拉的特殊大气现象
是在卡塔通博河注入马拉开波湖处
周围的一小块沼泽地区频繁发生闪电的现象
点击地图可查看大图
南美
委内瑞拉
卡塔通博河注入马拉开波湖处
据地理君友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从安第斯山脉飘过来的云
由于相互冲撞而产生了暴风雨和闪电
此外,马拉开波湖沼泽区中有许多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产生了大量沼气(甲烷)
这些比空气轻的沼气上升到云层后
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在雷电频发的湖泊边有一个村落
人们早已习惯这样的场景
当地人甚至调侃
这里没有黑夜,雷电能照亮一切
地狱之火
稀有值:★★★★☆
观赏难度:★★★★☆
科学价值:★★☆☆☆
“地狱之火”这个名字听着就带感
当接近这片蓝色火焰的时候
感觉是在生与死的边缘试探
从这里归来的冒险家仿佛真的重获新生
这地狱火是印度尼西亚一座火山上的景观
印尼全境火山有四五百座之多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宜珍(Ijen)火山、布罗莫火山、林贾尼火山
很多探险者包括地理君的友人
专门为了这三座火山去的印尼
其中宜珍的“地狱火”荣幸地上了友人的小本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宜珍火山
最佳观赏时间:凌晨2-4点
这蓝色火焰其实是硫磺在燃烧
硫磺燃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浓烟
这烟带刺激性而且有毒
硫磺燃烧
硫磺本磺
蒙面的友人
“地狱之火”通常出现在凌晨2到4点
所以慕名而来的探险者都是半夜爬山的
几乎每人在爬山之前都要准备防毒面具
有些还准备了小氧气瓶
因为要看这“地狱之火”可是要冒着一定危险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晚上去看蓝色火焰
其实这里白天也很美
可以说是“白天如天堂,晚上如地狱”
(哟,你一个火山还有两副面孔呢!)
火瀑布
稀有值:★★★★★
观赏难度:★★★★★
科学价值:★☆☆☆☆
图中瀑布在落日的余晖中发出橘红色的光芒
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般
人们将这稀有景象称为“火瀑布”
地理君第一次看见这张图以为瀑布流下来的
是火山爆发后的岩浆
其实,这个火瀑布流下来的是正常的水
瀑布的水的颜色也不是红色的
它是特定角度的阳光照射在瀑布上的光学效果
这样的“火瀑布”是非常罕见的自然景观
只有在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中的
马尾瀑布才能看到
而且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
北美
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最佳观赏时间:2月中下旬
这一景观只在每年2月16-23日左右出现
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才可以看见
瀑布是依靠酋长岩上的雪山融水为源的
如果是冬天没有雨水或者是没有下雪的话
这条瀑布就会接近干涸
完全不会再出现火瀑布的现象
其次是太阳的角度
太阳的位置必须正好
将光芒覆盖在这个瀑布上
如果天上有云
你就只能看瀑布和自己脸上的瀑布了
别人拍的瀑布
你拍的瀑布
有些拍摄火瀑布的摄影师常常需要
花费几年时间才能拍到火瀑布的照片
但当他们看到随着夕阳西下
瀑布逐渐变得金黄
然后突然像岩浆一样闪亮
那一刻,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荧光海
稀有值:★★★☆☆
观赏难度:★★★☆☆
科学价值:★★★★★
看过《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人一定会被里面
小船像漂浮在天空一般的景色所震撼
夜晚,大海变成一片蓝色星辰
海面随着小船的飘荡泛出点点星光
如梦如幻
这就是传说中的“荧光海”
这种“荧光海”用行话讲叫做
生物荧光海湾(BioluminescentBay)
世界上有7个著名的“生物荧光海湾”
其中3个在波多黎各,2个在澳大利亚
1个在马尔代夫,还有1个在辽宁大连(头图)
但其实在很多临海城市都有这种现象
只是不如上面那7个地方的稳定
最有名的是生物荧光海湾是
波多黎各别克斯岛“蚊子湾”
月亏的时候去最佳
满月时月光太明亮,荧光会很弱
加勒比海地区
波多黎各别克斯岛“蚊子湾”
最佳观赏时间:6月
海洋中的发光藻类、微生物是荧光的来源
在非稳定型荧光海中具有发光能力的
是甲藻门中的夜光藻
大量密集时呈红色,也是“赤潮”的主要发生藻
在稳定型荧光海中发出荧光的
是一种单细胞甲藻
可以自主进行光合作用
而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
夜光藻本身不具有毒性
所以人们是可以置身于荧光海中的
但这种景色表明这片海水内磷、钾、铁等
营养因子含量上升,是海水富营养化的表现
荧光海虽然美丽,但对自然来说并不是好事
一趟光影交互的星海之旅后
我们也应该更 王广然,字:九省,号:水墨斋主,艺痴先生,黑龙港河居士,白石门下弟子,会意水墨画创始人,中国风水禅意画创始人。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广然艺术馆馆长,中国画院画家,出山网艺术顾问,美协国家级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百杰,中华文化名人。他是慈善书画家,吉祥文化传播使者,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师,国礼书画家。
会意水墨画是王广然先生把自己多年学到的知识与齐白石国画大师的绘画艺术相结合,通过现代人文思想锤炼创作出的一种崭新的画作,具有鲜明的人文思想、独到的绘画理念和技法;中国风水禅意画是王广然先生经过广泛参阅中国古老的风水学和现代风水学理论体系及道家、释家、儒家的经典思想与论述,经过三十多年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并将自己独创的“会意水墨画”恰到好处的与之相结合,创建了“中国风水禅意画”,开创了中国风水画的先河,打造出适合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和人文气息的,具有综合实际应用价值的绘画新品类---中国风水禅意画。
王广然先生主要作品有:鱼、虾、蟹、草虫、山水画等,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展和国外巡展并获奖,曾得到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翰、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等众多名家的好评。并被全国艺术文化专业考评专家委员会、黄河文化书画院、中国画院、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影视明星、环球华商协会、米兰世博会、中国绿博会、汶川地震展览馆、玉树地震展览馆、万里爱心基金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大英博物馆、台湾中华文化教育学会、知名人士、收藏家和友人收藏。
年10月份以来,王广然先生的作品先后被牙买加,阿尔巴尼亚、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意大利、墨西哥、俄罗斯、英国、古巴、黎巴嫩、苏丹、冰岛、卡塔尔、韩国、越南、缅甸、立陶宛、瓦努阿图、芬兰、秘鲁、阿塞拜疆、巴西、科威特、巴林王国、阿尔及利亚、波黑、马达加斯加、约旦等多个国家收藏。王广然先生的作品及事迹被编入《国际名人录》、《艺术人生----建国60周年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书画家作品集》、《中华人物大辞典》、《和谐中华》、《中国国礼推荐与采购》、《东方艺林》、《鉴宝》、《中华人物》、《中国当代发明家大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纪科技专家》、《中华优秀人物大典》、《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文科学优秀专家学者》、《炫彩北京情共筑中国梦》、《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等多部大型丛书。
王广然先生的“会意水墨画”作品,笔墨流畅、洒脱飘逸。他在以水墨为主线,彰显花草虫鱼形象的基础上,揉进自己独创的“会意画法”和多元化思想情感。故而,他的“会意水墨画”作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性化”特点,且画面情趣盎然、利落爽净、潇洒淋漓、无微不至,充分展现了动物之间那种特殊的语言关系、动作沟通关系以及感情上的相互交融关系,观之点睛养目,读之耐人寻味,研之意韵深长。王广然先生的“会意水墨画”创作,可谓独出匠心,独辟蹊径,独具一格,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具有鲜明的“广然”风格。王广然先生的“会意水墨画”构图新颖、笔法超凡、禅意浓浓、诗情荡漾、文雅和谐、情趣悠然、慈善熔融、气场祥和。综观王广然老师的“会意水墨画”,笔法超凡脱俗,墨法情趣盎然,画面清新活泼,形象自然生动……我们不但可以从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而且可以从中读到中国水墨绘画的无限魅力;不但可以从中读到时代大潮的清新气息,而且可以从中读出自然万物的浓烈情感……这是王广然先生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这是王广然先生人文精神与笔墨神韵的影射,这是王广然先生内心情感与自然万象的反映,这是王广然先生孜孜以求与天道酬勤的必然。
关于王广然先生的“中国风水禅意画”,在业界更颇受 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画家龙瑞也对艺术家王广然本人及其画作有很高的评价:“画家王广然自幼秉承家学,在绘画方面颇具天赋,继而深入传统。通过临摹前辈大家优秀作品,磨练绘画技巧,博取众长,尤爱齐派艺术。笔下之虾﹑蟹﹑虫﹑鱼,形象生动,清新脱俗,笔墨情趣在继承齐派墨色真传的基础上,运用浓淡层次变化,五墨六彩分明,笔法墨法超凡……作画的提炼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王广然能够运用非常纯熟的技法和认识去表现他对生活的感悟,并将这种感悟提炼上升为创作,画出了一大批好的作品,个人面貌也在一步步的清晰起来,这在他这个年龄层次的花鸟画家中是不多见的”。
(信息来源:华艺网;编辑:徐高栋)
点击百度搜索“画家王广然”了解更多广然老师最新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c/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