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瓦努阿图 >> 瓦努阿图地产 >> 正文 >> 正文

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出

来源:瓦努阿图 时间:2019/6/20

年11月22日,在“第四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发展高峰会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力资源专委会、教育培训专委会年年会”会议现场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

报告要点

会议公布年人力资源发展综合指数为,相较于年的有明显增长。

从数据子维度看:

从业人员规模指标.5,较上年增长16.4,表明职工人数和营销员(含代理人)人数均有较大增长;

从业人员素质指标94.9,较上年降低0.5,从业者整体技术职称取得无变化,学历水平略有降低;

人力资源效能指标.1,较上年增长8.6,人均保费、薪酬水平和人力成本控制均保持稳定发展;

人力发展潜力指标.1,较上年降低4.6,培训费用相对投入减少,敬业度水平降低。

通过对过去三年行业人力资源指数的分析,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截至年总体增长21个百分点,但年度增长趋势有所放缓。

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集中对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领域组织架构、员工结构、职业发展、人才需求、人才更迭与流动、人才激励、绩效管理、人才培训、文化驱动力等9大模块进行现状研究,并结合数据反映的问题对未来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优化方向提出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行业从业者留存意愿有所增长,保险业吸引力增强,在人才吸引与保留方面存有优势,82%参与调研的从业者认为,保险行业非常有吸引力,同时65%的人员在调研中表示,会长期留在保险行业。但行业需求最旺盛的前五类人群仍然聚焦在:销售、精算、信息技术开发、业务管理、核保管理等专业领域。

中保协调研数据显示,人力资源发展指数四大维度的指标表现有所分化,其中,从业人员规模指数增长幅度最大,且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反映出保险行业从业人员(包括职工和代理人数量)数量有大幅增长;人力资源效能指数也有所提升,主要得利于保险公司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使得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从业人员素质指标较年有所下降,且已连续三年低于年的水平,报告认为主要是年获得博士学历的人数比例有所降低,同时自年部分认证考试取消等原因所致;此外,人才发展潜力指标较年也有所下滑,其主要原因是员工主动离职率增加,各险企人才竞争越发激烈。

《报告》显示,年保险行业人均人力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年50分位人均人力成本为21.8万元,低于年的25.8万元。

从险企规模来看,大型险企的人均人力成本远低于小型险企,体现出更多的品牌优势、规模优势等。具体而言,大型公司人均人力成本的50分位值仅17.9万元,远低于中小型公司的25.1万元。

财险公司的人均人力成本又远低于人身险公司,其中,财险公司50分位值为22.9万元,低于人身险公司的29.8万元。

从具体的薪酬及福利安排来看,年全体员工的调薪比例为7%,相比年的8%有所下降。从不同岗位的情况来看,投资管理、精算(含产品、研发)、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的调薪比例相对较高。

在基本薪酬之外,绩效也是保险公司薪酬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报告》显示,接受调研的大型公司中,有超过80%的公司已建立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而在中小公司中,该比例只有61%,尚有近四成的公司表示“初步建立但仍需完善”。

至于员工绩效结果与调薪幅度之间的关联情况,《报告》显示,对于达成业绩目标的员工调薪幅度,中大型公司高于中小型公司,人身险公司高于财产险公司。根据数据,超过一半的大型公司会给达成业绩目标的员工调薪10%以上,而近六成的中小型险企的调薪幅度低于10%。

除了基本薪酬之外,越来越多的险企开始实施中长期激励计划。在参与调研的公司中,有43%的公司为核心/高层管理者制定了中长期激励计划,同时也有27%的公司为全体员工均制定了中长期激励方案。

针对不同级别的员工,中长期激励计划有所不同。在为核心/高层管理者提供的中长期激励方式中,最常见的是奖金池计划,即利润分享,有24%的公司提供该项计划;而针对全体员工的中长期激励计划中,提供退休金计划的占比最高,达40%。

整体来看,销售(非代理)、精算(含产品、研发)、信息技术开发三个序列的人才需求最为旺盛。不过,对于人身险公司来说,精算(含产品、开发)的人才需求量最大;而对于财产险公司来说,销售(非代理)、核保核赔的需求最大。

为满足自身的人才需求,保险公司的招聘方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招聘渠道来看,在互联网新媒体上发布招聘广告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招聘手段,其次才是内部推荐、传统媒体招聘广告。

从整体招聘效果来看,内部推荐超过互联网新媒体招聘,才是最有效的招聘方式,不过,对于大型公司来说,校园定向招聘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招聘方式。

市场扩容,保险业人力增长的同时,员工的主动离职率也在提高,至于主动离职的原因,“薪酬竞争力不足被同行高薪挖墙脚”成为第一大原因,此外,“对职业发展规划不满”、“追求家庭与工作平衡”也是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年保险行业主动离职率最高的为销售(非代理)序列的员工,主动离职率达23%,精算(含产品、研发)以14%的离职率排名第二,而稽核内审、办公行政管理等序列人员相对稳定。

《研究》一书对寿险、财险业大、中、小型公司分别进行调研,展示了其人力成本及相关投入产出效率等关键指标。

对于寿险行业整体而言,年其人力成本投入同比增加约20%,同时,产出增长更快:人均原保费收入的平均值达万元,同比增长68%;人均新单标保收入达万元,同比增长14%;人均新业务价值为31万元,同比增长15%;人均营业利润为-1.3万元,同比减亏约1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体量的寿险公司人均产出差别巨大,整体上,大型险企的人均产出要远远高于中小型险企。

原保费收入规模在亿以上的寿险公司的人均原保费收入平均值达万元,人均新单标保收入平均值达万元;而对于保费规模在20亿以下的寿险公司来说,以上两个数值分别为万元、92万元。不过,后者的人均原保费收入增速较快,同比增长85%,而前者的同比增速仅16%。

就财险业而言,投入产出比也进一步提高,其中,年财险业人力成本投入同比增加约10%,而人均产出保费收入平均值为万元,同比增速高达41%。

与寿险公司相反,大型财险公司人均保费产出要低于小型财险公司,不过人均营业利润而言,大型财险公司还是远远高于小型财险公司。

原保费收入规模在亿以上的大型财险公司,其年人均保费收入平均值为万元,人均营业利润为3.7万元,同比增速均为5%;而保费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小型财险公司,其人均保费收入平均值达万元,高于大型险企的水平;而其人均营业利润为-26万元,亏损严重。

报告亮点

据了解,本次报告内容直接取材于广泛的从业者调查问卷、险企的定向数据采集和直接访谈,旨在真实客观地反映保险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增强未来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此报告出版准备共历时近8个月,期间项目组走访了13家公司、收集了家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数据、回收名保险从业者的在线调查问卷,企业研究涉及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全书内容翔实、数据严谨、案例典型。

今年的报告秉承了前三年报告的主体结构,同时在调研公司覆盖面与报告内容丰富性上进行了完善改进。在调研公司覆盖面方面,今年报告重点补充了包括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在内的保险中介公司,以及保险行业资产管理公司、养老险保险公司等其他类型的公司,作为往年调研主要集中在保险行业传统集团/控股公司、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等经营主体的补充。在内容丰富性方面,报告主要丰富了与人才储备供给、人才更迭流动、绩效管理、保险营销员相关的四部分内容。

据悉,继年首次发布以来,今年已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第四次发布《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该报告旨在进一步推动行业服务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持续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c/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