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本黑(ID:darkinsider)
朋友,你接到过中国平安的骚扰电话吗?不管你是在带薪拉屎,上班摸鱼,澡堂搓澡,还是在熬夜组织多人运动,
正当你全神贯注,准备进入沉浸式体验的时候,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伴随着强烈的震感,
你以为有什么大事,到了非打电话不可的地步,于是你调整呼吸,拉上裤子,轻轻地接起了
“先生您好,这里是中国平安......”
ciao~
比噩梦还吓人的骚扰电话
平安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保险公司,此外平安还涉足银行、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平安。
在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在平安工作,其中平安银行的人均工资遥遥领先,最新数据显示年平安银行人均年薪48万。
平安的金字塔顶端,年薪百万的不在少数,但更多的底层员工除了拼死拼活拿点工资外,还要被广大网友炮轰。
其实大家也没仇没怨的,谁让他们总是打骚扰电话呢。
在同样以口碑闻名的的百度检索一下,你能找到多万条关于平安骚扰电话的信息,看来平安的口碑还真不是一星半点的差。
平安的体量有多大,网友的怨念就有多深。
你接到过平安的推销电话吗?朋友。
先是机器人冷冰冰的问候,还让你等着,不明所以的你以为有什么大事,就耐心等着转人工。
当电话被接起,对方开口就是哥哥姐姐,还说你是平安的优质VIP,有个量身定做的业务要给你介绍。
至于是什么业务得看你近期在平安买的是保险还是理财,如果什么都没买,那就看看手机里装的是平安哪个App。
只要你和平安搭上了关系,你们就是失散多年的亲戚。叫什么老铁,俗气。得叫哥哥姐姐,只要能成交,你就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亲姐姐。要是你喜欢还能叫你,小宝贝。
就算你明确拒绝,说自己没有这个需求,对方还是希望能用诚意打动你,给你创造需求。
其实平安的销售员们也并不是听不懂人话,他们或许是这样想的:
一次拒绝,这肯定是假意推辞。
两次拒绝,还没下定决心吧。
三次拒绝,好吧,大哥还在犹豫。
四次五次,我不管,我就是要用诚意打动大哥。
六次七次,好了任务完成了,客户投诉了,换个人继续。
要是打人不犯法,我怀疑他们甚至会冲上门来给你一顿社会人的毒打,好让你知道社会险恶,只有平安才能保平安。
其实有的时候,销售们也很无奈,因为公司有规定,一个电话必须得打够多少遍,就算客户骂遍祖宗十八代也得完成规定。
这就很心酸了,你明知道销售也是按规定办事,但这口气就是咽不下去。
文明点的会记下他们的工号,然后打电话投诉。
但是你以为投诉问题就解决了吗?
天真!你的电话会被收回,然后下次再换一个销售给你打电话。话术还是那个话术,开场还是那句亲切的哥哥姐姐。你依然是平安的优质VIP。
铁打的骚扰电话,流水的电销人员。
除了烦不胜烦的推销电话,幸运的你有时候还能接到各种威胁、恐吓电话。也不是什么大事,多半是你的朋友谁谁谁借钱不还,被爆了通讯录。
平安找不到他本人,只好给通讯录里的人打电话。
他们就希望你受不了骚扰,赶紧去找朋友让他还钱,只有朋友还了钱,你才能获得清净。
催收嘛,目的就是为了收钱,至于什么手段,那还不是有什么手段用什么手段。
此外,还有各种说要给你放贷的短信,说你征信记录良好,给你多少多少的备用金额度,授信X年,随借随还。
单从短信看,你会以为“平安”在做善事,大公司就是底气足啊,都不需要本人申请、平台审核,就直接给出大额贷款。
当然了,也有可能这种短信压根就不是平安发的,毕竟这种网络群发短信只要几分钱一条,而且网站还能给你提供模板。套路话一堆一堆的,压根都不要自个编。
要是你心动回了消息,对方会打电话告诉你,利息非常低,贷款非常划算,审批非常快,现在不贷款,余生要哭惨。
如果你一心动,回了一句,好的。
那么等着你的,多半是高炮,那些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野鸡平台用最骚的话套路你,实际上却是永远还不完的贷款以及各种暴力催收。
假使幸运的你,收到的的确是平安的信息,也成功在平安贷了款,且数额还挺大,那你可能会在借款明细里看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以及平台管理费。
钱也不多,就几千块,意思意思。
没错,这就是平安的贴心体验,捆绑式消费,一体化服务,一份业务,双份享受。
想要取消?对不起,没有这个操作。
就是不想买保险?
也行,不买保险就别贷款。反正你没得选。
要么别贷款,贷款就得买附带保险。
想要用不还款的方式来对抗这种霸王条款?你当平安是吃素的嘛,光电话就能把你手机打爆。你不接,还有你的父母,你的朋友,总有人会接。只要有人接,就有人催。
平安的骚扰电话,总有一百种理由。
骚扰电话与个人隐私
说起骚扰电话,还得从个人隐私说起。
前几天刚说过池子的银行流水被中信银行某分行泄露,从中信银行以往的处罚中我们发现,中信银行出卖客户信息、私查客户征信由来已久。
其中,将客户资料出卖给第三方早就是常规操作,当然这种事情肯定不止在中信一家发生过。
有时候,你前脚刚从银行出来,各大网络借贷平台的电话和信息就跟着来了。各个都说自己贷款特划算,哭爹喊娘要给你打钱。
这大概是人类发展迄今,最为光辉的时刻吧,人人为我,人人坑我。
银行出卖客户信息,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之一。
但更多的是各类App与网站的用户资料买卖,光平安旗下就有15个App、25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c/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