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今天的这篇文能帮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古典元素!
每周五你们最期待的事儿是啥?如果是以前,我大概会期待马上就要到来的周末吧。但放在现在,当然是等着看姐姐们啊!!!
一直以来对选秀节目兴趣不大的伊伊子,看了姐姐之后才感受到真香定律。姐姐们也太美了吧!
尤其是上周五的首次公演,我的天,要性感能性感,要甜美能甜美,要酷还能酷,谁还记得有年龄什么事儿啊~
而眼尖的伊伊子竟然在姐姐们的公演服装上发现了好多古典元素!像什么羊腿袖、泡泡袖、巴洛克珍珠…
让我突然联想到我们说了那么多年的“复古”、“古着”,但其实有好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些复得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古吧?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到底什么是复古风!
1/巴洛克时期
约为17世纪
16世纪末期到18世纪初期这段漫长的历史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这个时期流行的艺术样式是宏大、绚丽而激情。这一时期的服装也充满了生气和律动,强调装饰性,是缎带、花边、皮革、长发的时代。
服饰关键词:低调奢华、袒胸露乳
巴洛克时期其实有分上下部。最早在16世纪末,荷兰在终于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后一度发展成当时的强国,他们主导了当时的服装风格。这最早期的巴洛克风格,属于荷兰时代。
这个时期的女人们厌倦了硕大又不方便的裙撑,她们更热衷于用多层面料打造出自然蓬松的裙摆效果。
▲图为年左右的荷兰妇女
以17世纪荷兰为背景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无论是贵族夫人还是寡姐扮演的穷人少女,穿的都是没有裙撑、但又比较蓬松的裙子:
▲这部电影的光影打的真是绝美啊!!!
而在17世纪后期,太阳王路易十四推行了绝对的中央集权制度后,让法国替代荷兰成为了欧洲的时装中心。巴洛克风格正式进入了大名鼎鼎的法国时代。
这个时期的巴洛克风格最为成熟稳定,而且,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个时候那样妩媚!
▲无论是电影《铁面人》中小李子饰演的路易十四,还是法剧《凡赛尔》中的路易十四和王弟,都是蕾丝傍身!
没错,正如影视剧中体现的那样,巴洛克时代充斥着各种蕾丝。无论男女,都爱蕾丝!
这个时期的女装,也不再流行之前的拉夫领。她们开始爱上大到可以露出半个胸部的领口。同时,领口上还伴随着蕾丝装饰,性感十足~
▲路易十四的两个情妇,拉瓦利耶尔夫人和蒙特斯潘夫人
这个时期的袖子也很有意思,浪漫情怀的泡泡袖成功替代了之前气势汹汹的羊腿袖。
而且这个时期的泡泡袖是真的把宽大的袖子分成一截一截的泡泡,中间可能还会夹着蕾丝,比我们现在认知中的更夸张、更华丽。
▲路易十四的王后穿的就是这种袖子~
无论是大领口还是泡泡袖,在《凡尔赛》和电影《王者之舞》中都有体现:
同时,这群法国妞们穿的裙子也有讲究。她们通常会在屁股上塞个软垫,用来加高臀部。
然后穿至少两层裙子,外层裙子撩起,用花结或缎带拉向背后在臀部系结,露出里面的衬裙。其余的裙摆则在后面垂落下来拖得很长。
除了服装款式,巴洛克时期的图案也很特别。受到当时美术风格的影响,前期以变形的花朵、花环、果物为题材,到后期则变成莲、棕榈树叶为题材。
尤其在鼎盛的路易十四时期,各种华丽的大团花饰和果实图案随处可见,非常大气。
▲《凡尔赛》这部剧的服化道真是太良心了!
这个时期,金线刺绣也开始流行起来。小李子在《铁面人》中饰演的路易十四就穿过好几件精致的刺绣夹克。
某秀场也曾还原过这个时期低调的奢华,有一说一,场面确实还挺震撼的~
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泡泡袖
泡泡袖作为巴洛克时期的主打袖型,它或许也没想到自己还能继续一统年后的江山吧~~
咱们今年有多流行泡泡袖你们应该都感受到了,那些你们喜欢的idol、博主,人人都在穿!
包括公演上的金沙姐姐、黄圣依姐姐,也都有pick泡泡袖设计:
珍珠
巴洛克时期的人特别迷恋珍珠,因为这在当时也是代表着富贵。
看看那时的女性肖像,脖子上、手腕上、胸前,甚至头发上…反正总有个地方要带着珍珠,而且一戴就是好几层:
而且这个时期的珍珠很有意思,它们一点都不圆润。因为巴洛克的兴起其实就是为了反对古典主义的严肃和拘谨,这个时期的艺术是极为浪漫又富含想象力的,所以他们的珍珠也是叛逆的不规则形状。
就连巴洛克(Baroque)这个词其实也是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翻译过来就是“畸形的珍珠”。
▲左图为年,英王詹姆斯二世的情妇玛格丽特·布鲁克
而至于这种珍珠对当代时尚的影响,那根本就是称霸ins网红圈的存在啊!
很多品牌都善于把不规则珍珠和不规则金属结合在一起,有种“畸形的高级”。女神RosieHW和德国博主BeatriceGutu都很爱这种设计,她俩戴的耳环分别来自Alighieri和Pacharee,还挺像的~
珍珠更是这次《得不到的爱情》组的标配首饰~~看看这些姐姐戴的多好看:
▲蓝盈莹、郑希怡、白冰
高跟鞋
巴洛克时期还有一个伟大的设计,那就是高跟鞋!想必你们也听说过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因为嫌自己矮,然后发明了高跟鞋吧~
不过其实这个说法还不太准确。路易十四是穿火高跟鞋的男人,而不是发明高跟鞋的人。
▲17世纪的男士
高跟鞋最早确实是男士穿的,但那时他们只是为了用鞋跟卡住马鞍脚蹬,让人在马背上保持平衡。
而到了路易十四时期,他发现这种鞋子能让他在日常中看着更挺拔。他想让高跟鞋变成常态,而不是骑马专属。所以他通过了一项法令:只有贵族才能穿高跟鞋!
他甚至还在鞋子上增加了醒目的红色,来突出自己的尊贵地位。而这抹红,后来被ChristianLouboutin运用到现代高跟鞋设计中,成就了价值不菲的红底鞋系列。
这抹炙热的红色更是俘获了性感妖精Dita,她家衣帽间里有好几柜子的红底鞋!!真爱认证!
2/洛可可时期
约为18世纪
到了路易十五时期,服装逐渐由巴洛克转向洛可可风格。这个时期的男士服装开始精简,而女装则走上了浮夸的道路。
▲洛可可时期著名画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作品《秋千》
如果说巴洛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天堂。
这个时期充斥着更浪漫、更花哨的元素,蕾丝变得更多更细腻,还有随处可见的蝴蝶结、荷叶边…是华丽和田园的结合。
▲大名鼎鼎的蓬帕杜夫人,路易十五的情妇
服饰关键词:碎花、浪漫、马卡龙
巴洛克变到洛可可,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就是图案和颜色的改变。
巴洛克时期流行的是大气、高贵的大团花饰和果实,这在路易十五期间经历了过度期,图案慢慢变小。而到了路易十六这个成熟的洛可可时期,则完全就成了小碎花的天下。
▲路易十四的老婆和路易十五的情妇,风格差异可以说很鲜明了~~
在颜色方面,区别于巴洛克时追求的高贵浓郁,洛可可女性尤其喜欢粉粉嫩嫩的马卡龙色。
服化道一流的《绝代艳后》应该大家都看过吧,讲述的是路易十六时期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故事。整个电影都充斥着大面积的粉嫩色彩,非常惊艳!
除了图案色彩变得更柔和、更女性化,在裙子形状方面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洛可可时期又把胸衣和裙撑重新发扬光大了。尤其是裙撑,体积大到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形状是前后扁平、左右宽大的椭圆形,被称为pannier(帕尼埃)。
这种裙撑穿上之后会形成非常夸张的臀部造型。除了华贵,没有任何实用度可言。而且越是富贵的人家,这裙撑就越巨大。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就很迷恋这种裙撑,她的肖像画都非常壮观。这在电影《绝代艳后》和《我的王后》中都有被完美还原。
洛可可还是个女人们拼命花心思打扮自己的时代,没有哪个时期的女人像洛可可时这样爱折腾头发。尤其是富家太太们,对于发型的高度有着迷之追求。
以玛丽王后为首的这一派女贵族,一个个发髻冲天。不仅高,她们还会在头发上镶嵌珍珠宝石,或是各种花朵、羽毛、缎带……
当时法国作为世界时尚的中心,这股风气也被传到了英国。玛丽王后的闺蜜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亚娜·卡文迪许也是高发髻、大裙撑的重度爱好者。
这个德文郡公爵夫人是谁?其实就是电影《公爵夫人》中凯拉·奈特莉饰演的那个角色!电影中公爵夫人这高耸入天的头发加上巨大的羽毛真的有惊呆过我~
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喇叭袖
跟巴洛克时期的泡泡袖不同,洛可可时期的袖管开始变窄,她们的重点全都放在了袖口上,层层叠叠的蕾丝打造出无比精美的喇叭袖。
一般都是刚过手肘的长度,女人性感的前臂刚好可以从浪漫的蕾丝中展露出来。
而且这种窄袖子、宽袖口的造型经常搭配着大方领一同出现。这个小细节,也有被《绝代艳后》的造型师观察到:
▲Y1S1,这真的是一部值得为了服装而N刷的电影!
喇叭袖虽然不是今年的重头戏,但前两季还是有被时尚圈狠狠宠爱过的。不仅是衬衫,就连针织衫都有不少喇叭袖设计。
而且其实从好驾驭程度来说,我认为喇叭袖还更胜泡泡袖一筹,重点都在袖口,所以肩宽、肩厚的女生并不用担心。
包括阿朵姐姐在两次演出时,也都pick了喇叭袖。不得不说这种袖子还是很能打!
小碎花
看了前面那么多美图,这洛可可时期有多爱小碎花你们应该也有感受到吧。更是有人称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TheEmpireofFlora)。
这波小碎花直接影响了年后我们现在流行的田园派法风。碎花+浪漫的颜色就是你们熟悉的田园派法国博主AriaDiBari最常穿的组合。
3/维多利亚时期
约为19世纪
在英女王维多利亚统治的时代,英国进入了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因为够强大,他们在服装方面也引领着整个欧洲社会。
但尽管如此,在我看来这个时期的服装其实是由很多以往的流行元素组合而成,你能在这个时期看到之前各个时期的影子。
▲维多利亚女王
服饰关键词:大肩、细腰、翘屁股
维多利亚时期的服装整体上也可以分成两大板块。
先是19世纪早期,承接18世纪的女人们对细腰的追求进一步加重。胸衣也不再是贵族专属,平民女性也会长期佩戴。至于下图,是的你没看错,就连孕妇都有专门的胸衣~
她们不但利用胸衣来收腰,更是创造出了硕大的肩部设计,以对比出腰身的纤细。
所以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巨型泡泡袖、灯笼袖,包括伊丽莎白时期的羊腿袖又重新登上时尚舞台。这些袖子的重点全都在肩部,可以说是历史上袖子最大的时期。
▲分别为年的舞会礼服和年的日常服
肩膀宽阔还不够,下半身的裙撑也要足够巨大,进一步凸显细腰。
在女王统治初期,有一种环形裙撑(hoopskirts)出现了。跟以往的钟型、车轮型、椭圆形都不同,这种裙撑是锥形散开的。腰部小,下摆大。
▲女王身上穿的其实就是这种环形裙撑
毕竟这个时期的女人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机会,她们的人生围绕着父亲、丈夫、儿子,依附男人生存。她们的聪明才智也只限于社交活动。裙摆大一点,行动不便一点,对她们并没有什么影响。
而关于这种占地面积大到离谱的裙撑,后来甚至有漫画师画过讽刺漫画:参加酒会的女士需要借助特殊工具才能喝得上酒~~
大袖子+细腰+大裙撑的组合在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和、年版的《简爱》中都有出现过:
这款式眼熟吗?其实不就是伊能静、金莎和蓝盈莹这三个小姐姐在节目上穿的吗:
而进入女王统治的中后期,有一个鲜明的改变是裙撑变异了。
女人们开始想要参与更多层次的社交,她们想要从政,想要运动。而那巨大的裙撑就是最大的阻碍。所以当更轻便却依旧能架高臀部、展示优雅的Bustle裙撑出现的时候,一下就受到了强烈追捧。
▲年在衣长集会上打网球的女士,和年参加晚宴的女士
Bustle裙撑有点像巴洛克时期流行的臀垫,但是造型更夸张。它有骨架形状,能跟后背呈现出一个夸张的90度直角,特别像一只蜗牛~
这种裙撑也因为占地面积小,给后续女性外套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当臀部再也不用以夸张的围度展开,女人终于可以穿上跟男人一样的夹克外套!要知道,这是女人第一次有机会穿上带纽扣的外套!
这种夹克的特点是上半身紧身收腰,但是带着长长的后下摆,可以盖在裙子上。因此也被叫做jacketbodice~
▲其实严格说起来,当年Dior先生的newlook形象,是有维多利亚后期的影子的~~
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bonnet软帽
维多利亚时期还有一种叫做bonnet的软帽流行开来。这种帽子的特点是帽檐宽大,后侧一般不封闭,在下巴上用绑绳固定。从贵妇人到小宝宝到平民都会戴~
Bonnet也是各种古典剧最爱用的配饰之一。下面这些都来自《维多利亚的女王》和两个时期的《简爱》,可以看出越是富家女孩儿的Bonnet自然就越花哨,普通人Jane的帽子就很简单:
而这种帽子即便在多年后的今天也还是很有存在感,甚至于好多防风太阳帽的灵感都取决于它。
日本有个叫做Kreuzzz的帽子品牌,每顶帽子都是手工打造,非常精美。他们有很多好看的Bonnet,价格基本在千元内,很值得拥有。
啊,真是好久没有写过那么长那么长的一篇文了,一口气从4世纪干到19世纪…总得来说古代的流行趋势基本都由贵族创造,老百姓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当然这种情况在进入20世纪后慢慢有所缓解~~
但这了不起的20世纪,这篇实在是放不下了。
20世纪离我们最近,那几乎是每10年都有一个流行点,甚至有很多流行点都是由平民阶层创造的。
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之后再单独写一篇20世纪的复古风格,把每个年代都涵盖上!
希望今天的这篇文能帮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古典元素,咱们下回见咯~~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进入美好学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l/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