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文化中,比起花卉本身“物”的性质,“意”的性质往往更受到人们的重视。“意”是人们赋予花卉的特定的意义。花卉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就体现在“意”上。不同的历史阶段,“意”不同,花卉与民俗之间的关系也不同。
早期的“意”——花妖精怪
在早期的原始思维中,花卉的精怪现象使人们对花卉乃至自然表现出普遍的恐惧与敬畏心理。这时期花妖作怪惑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形成了文学作品中的原型。
较早提及花妖现象的是《史记》,在卷六《秦始皇本纪》中提到“孝公立十六年,时桃李冬华”。本应在夏季开花、结果的现象发生在了冬季,这便是花妖现象的早期记载。
桃花
李花
陆灿《庚巳编》里《芭蕉女子》中冯汉于夏日夜晚看到一个自称焦氏的女子,“绿衣翠裳,肌质鲜妍,举止轻逸”,汉“挽衣将执之”时,女“绝衣而去,仅执得一裙角”,“明视之,乃蕉叶”,后来发现其与庭院中所种的芭蕉叶子的断裂处相合,才知道是芭蕉幻化作人形作怪,“遂伐之,断其根有血”。
芭蕉树
中期的“意”——花神信仰
由于对自然的敬畏,人们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之心,花神信仰便是自然崇拜的一种反映。古人习惯将繁华比作美女,花神的形象大抵是女性。在壮族神话中,创史母神女神米洛甲就是从花朵中出生。
壮族女神米洛甲
此外,花神作为美好的象征,还以传递爱情、显报恩情的方式显灵,或以除恶扬善的方式帮助人类,以达到救世济人的社会化目的。
南宋绍兴年间,汉阳一寡妇被诬陷问斩,行刑时她取下发簪上的白石榴花发誓说:“我实不杀姑,天若监之,愿使(石榴)花成树,我若有罪,则花即日萎死。”第二日,白石榴花竟奇迹般长成一棵石榴树,年年开花结果。人们还在石榴树旁立石塔,称其为“石榴花塔”
汉阳——石榴花塔
在西方神话体系中,通常把花卉作为某个神灵的化身,希腊神话中就有精灵堪法纽拉化为灯笼花、水泽女神化为樱花草、迷恋阿波罗的库尔尔化为向日葵。
后期的“意”——以花传情
此时的花卉通常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媒介,东西方文化中都对各种花卉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如中国古代文化中牡丹寓意富贵、菊花梅花寓意高洁,日本国花被赋予华美壮烈的“樱花精神”;西方花语体系中桔梗花的真诚不变之爱、熏衣草的等待爱情等。
牡丹花
樱花
东西方传统节日中花卉民俗文化体现
中国的“顺应”和西方的“抗争”
中国将柳树作为清明节的符号,柳树是春天里最易生长的植物代表之一,它象征春季中旺盛的生命力,将柳树作为清明节的符号顺应了季节特征和柳树本身的特征。中国人在节日里有郊游赏花的习俗活动,喜欢到大自然中欣赏植物花卉,如赏菊、赏桂等;节日活动大多融入到大自然中,如插柳、登高插茱萸等。
柳树
西方(北半球地区)会选择冬青、雪松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常青树来作为圣诞节的符号,期望借助常青树的力量来战胜寒冷、困难和严酷的自然境况,具有抗争的性质;比起欣赏自然,更偏向营造一些人为的节日景物,如圣诞节的小松树。
圣诞节松树
中国的“世俗”和西方的“宗教”
中国节日花卉与世俗愿望、需求联系更密切: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要佩茱萸以辟邪求吉,食蓬饵、饮菊花酒祈求长寿,春节装饰橘树祈求发财。
佩茱萸
西方节日花卉更多地和宗教故事、传统、信仰联系在一起:圣诞节装饰壁炉的花环由冬青和红色浆果编制而成,其中,冬青树的百花象征着耶稣的纯洁,红色浆果代表他的血液,树叶代表他在受十字架刑时佩戴的荆棘冠,冬青树苦涩的树皮代表基督所承载的悲痛。
圣诞节花环
中国的“重音”和西方的“重形”
中国注重借助花卉名称的发音来达成传递文化内涵、承载深刻寓意的目的。如在广东地区,春节常用桔树作装饰,粤语中“桔”与“吉”谐音,寓意大吉大利;农历三月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取“荠菜”与“聚财”的谐音。
吃荠菜、煮鸡蛋
西方注重利用花卉的外形、颜色、气味特征来表达宗教故事情节、表达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百合花作为复活节的符号,是因为百合花的形状象征基督教中启示天使加百列报讯用的喇叭,洁白的颜色象征圣母玛利亚的圣洁,百合花球状根部象征着耶稣的墓,百合花从根部破土发芽生长象征着耶稣从墓里复活和新生命的诞生。
百合花
东西方的婚丧习俗
婚礼
古代中国中婚礼礼节繁复讲究,纳征(又称过大礼)时男方向女方家赠送的礼品中就有很多种花——如蒲、苇、卷柏、嘉禾、合欢、干漆、九子蒲等。
中国古代婚礼花艺特别重视花卉的象征意义:蒲,喻众多,性柔;苇,喻长久;卷柏,喻屈卷相依;嘉禾,喻和合。
现代西式婚礼注重与婚礼现场的协调和整体搭配,对花与新人以及婚礼现场的格调搭配一直极为重视,婚礼现场装饰更强调一个宏观的效果;婚礼花艺主体化且多样化,个性化婚礼中迎合主题的花艺成为其最佳表现形式之一;在花材花色的选择上更加自由。
丧葬礼
中国传统丧葬礼花卉基本上与白色、菊花联系在一起,白色表达沉痛哀悼之情,菊花表高洁之意。与花卉相关的主要还是灵堂装饰与鲜花,相对于音乐、宗教仪式来说,花卉显得不那么重要。相对来说具有相近殡葬文化的邻国日本殡葬花艺要发达许多,主要体现在灵堂花上。
日本殡葬花艺——灵堂花坛
西方传统丧葬礼花卉一系以黄白色花为主,黄菊白菊表肃穆哀悼,其中白菊表示真实的哀悼;翠菊表示追念和哀悼;黄色白色的康乃馨,表留恋之意,让逝者走好;白百合在印度寓意对亡灵的哀悼,白玫瑰表对故人的追思哀悼,白色马蹄莲表真挚的哀悼;黄色鸢尾种在墓地,盼为已故者的来世带来财富。
另外还辅以蓝紫色花,主要是在巴西等国家,紫色花是葬礼之花,紫色勿忘我表示永远怀念,紫色鸢尾表示希望逝者早日进入天堂。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葬礼
本文原创 引用注明
浙大花艺每周班随报随学/集训班每月第三周详询老师:
缘聚教室
往期
精选
品质生活与花相约——浙大花艺培训讲座课件.08.15
花艺常识‖花如女人精心呵护方能收获美丽.11.26
浙大花艺居家休闲花艺学员作品欣赏.09.22
浙大花艺礼仪社交花艺学员作品欣赏.09.23
艺海拾贝——插花书籍和刊物介绍.01.27
花艺活动‖12月19日郭庄学习修枝活动.12.01
水仙花球雕刻活动.01.10
多肉组盆与盆栽礼品花包装活动.03.29
花永生情永存——母亲节永生花礼设计制作.05.09
浙大花友会学员活动——杭州花圃月季花展参观.06.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课程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l/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