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瓦努阿图 >> 瓦努阿图简介 >> 正文 >> 正文

国家展幕后一馆汇天下的背后,是这群人

来源:瓦努阿图 时间:2023/4/11

第二届进博会昨天(10)圆满落下帷幕,而11月13日至20日,国家展将延展八天,向社会观众免费开放。

法国的白色浪漫,俄罗斯的“硬核”制造,希腊的清新唯美,牙买加的海滩草屋,卢旺达的热情奔放……国家展涉及全球不同国家,彼此之间差异巨大,顺畅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言、文化、时差——“一馆汇天下”的背后,是进博局招展处工作人员的“不舍昼夜”。

信息港:小小办公室连接世界

图说:办公室。受访者供图

“叮铃铃——”国家会展中心办公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走进细听,汉语、英语、法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各国语言混杂,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小联合国。

这里是进博局招展处办公室,主要负责国家展筹办事宜。从首张国家展邀请函发出起,这般忙碌的情景就成为一种常态。这间小小的办公室,连接着缤纷多彩的大世界。

今年3月初,来自商务部各地区司的6名同志在国家会展中心就位。亚洲司韩轶、西亚非洲司黄永恒、欧洲司黄卓卓、欧亚司蒋旭、美大司刘赟飞、台港澳司杜子君……他们被戏称为“六朵金花”,每人负责一个片区,对接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加上上海市商务委薛浩凯、程炯以及企事业单位借调人员……不同领域的精兵强将为同一个目标而来——把进博会越办越好,站上新一轮对外开放最前沿。

从参展国邀请到合同签订,从展位规划到搭建对接,从人员注册到证件发放,从展品初审到现场审查,从志愿者培训到会刊制作……所有的工作都在通过他们对接完成。

“我驻各国使领馆在前方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这里则好比是一个信息港,输出、输入、加工整理这些世界各国的信息。”招展处负责人说,“尽管繁琐辛苦,但是大家都充满自豪,全力做好进博会这个庞大系统工程里面我们这一小小的环节。”

战时差:深夜手机不敢静音

图说:招展处同志协调对接国家展事宜

时差,是影响工作的一大问题。当夜幕降临中国,在他国却还是白天,正是忙碌的工作时。为了及时对接跟进各国参展事宜,招展处的同志们“挑灯夜战”已是家常便饭。

商务部美大司工作人员刘贇飞本次负责美大地区15个参展国。其中,美洲的12个国家与中国都有11-14小时的时差。“晚上会在家办公,需要一直联系到深夜,因为我们晚上9-10点的时候,他们那边正是早上8-9点,是刚刚开始上班的时间。忙到半夜12点,等对方差不多午休了,我抓紧睡一会儿。早上6点就起床开始工作,这样正好能赶在他们下班前处理一波事务。”

不过即使深夜,他的手机也不调静音,因为可能还会接到联系电话。这种情况不是他一人独有,而是“组内日常”。

去年进博会期间,刘贇飞是陪团联络员,今年则参与了国家展从无到有的整体筹备。所幸,经验丰富的他已与美大地区国家打了十多年交道,往往会做好应急预案、前置处理,适应对方的办事节奏,凡事尽量考虑在对方前面。“例如在申领证件的时候,我们提前做好了对方丢失、搞错的准备,这样一旦出现状况,马上可以解决。”

例如,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共和国是第二次来参展了,它可以说是全世界交通最不便利的国家之一,得把东西先空运到新西兰,再运到上海。为了确保展品顺利抵达,经刘贇飞与中远海运等多方协调,今年8月,瓦努阿图的展品全球第一批启运,早早地就抵达上海,静候参展。

细入微:“90后”对接15国挑大梁

除了国家展正常的筹办工作外,招展处还承担着一项特殊任务——外事接待。今年以来,各参展国政府官员纷纷造访国家会展中心,准备谈参、对表日程、提前迎宾、会谈翻译、落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jj/1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