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瓦努阿图 >> 瓦努阿图历史 >> 正文 >> 正文

一图看懂俄罗斯与东西乌克兰的恩恩怨怨之

来源:瓦努阿图 时间:2022/5/29

最近更新慢了点,是因为想给大家画一个一眼就能看清楚俄罗斯与东、西乌克兰千年恩怨的思维导图,在过去的33天里,五分之三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乌克兰、波兰、立陶宛等9个国家历史,五分之一的时间请人画图和修图,五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思考如何才能让大家一读就懂,先后写了原汁原味版、婚姻版、家族版以及这次的江湖版。

在看世界历史书的时候,发现世界历史书之间的内容在相互打架?比如关于乌克兰历史的书籍,乌克兰裔美国作者、乌克兰裔英国作者、乌克兰裔犹太作者、乌克兰作者、俄罗斯作者、德国作者等写的同一历史内容有很大的出入,不像中国历史的脉络那么清晰,甚至欧洲多年前的历史都是各种传说。而且在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上,同一个事件的进程上,同一个事件的影响上,也大不相同。这让人很迷茫,到底是信这本书呢?还是信那本书呢?无奈之后,只有选择较多历史书籍认可的时间、内容、影响来写。

为此,笔者看了所有能看到的6本不同国家关于乌克兰历史书,外语书籍是通过科大讯飞软件直译的。同时笔者还看了立陶宛史、波兰史、德国史等,虽然没有那么多本,但也有两三个国家语言的,经过认真分析筛选而成。

同时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美国的学者正在改变着世界的历史。在与一些国内学者交流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推荐说:“您看过哈佛大学某某某学者的书没有,写得挺好,可以借鉴。”我就在想,一个成立多年的学校,却撰写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历史书?有些不可思议,而且他们撰写的历史书又被世界所有的学者认可,更不可思议了。可以说,世界上成立最短的国家却书写了成立最久远国家的所有历史,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话“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回到正题,由于画的这张图涉及的时间长、内容多,所以不得不对一些事情作出取舍,想办法给大家说清楚,您只需要把图放大听着录音即可。如下图:

(一)出生篇

大概在公元前0年左右,一群居住在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翻译成中文称为“古印欧人”,由于天气变冷被迫群体迁徙到了欧洲平原。欧洲平原水源充沛、绿草茂盛,适合群居。这群人便留下来繁衍生息,后来被当地的土著民族称为“雅利安人”,本文把这些人看成欧洲平原上的父辈们。

这群雅利安人到欧洲平原后,逐水草而居,又经过几百年的迁徙,繁衍后代,分别诞生了斯拉夫人、日尔曼人、凯尔特人和拉丁人等,他们分散居住在欧洲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南部,本文把这些人称为欧洲平原上的儿子辈们,如下图:

斯拉夫人后来又分为了东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本文称这些人为欧洲平原上的孙子辈。同样的孙子辈还有日尔曼人的后代哥特人、维京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凯尔特人的后代高卢人、不列颠人等。

故事就从孙子辈的东斯拉夫人开始说起。

东斯拉夫人是这些孙子辈中最能打的,他们以部落群居,慢慢地发展成了很多的小部落,由于斯拉夫人天生好战,所以部落间经常开战,原因也很简单,不是因为争水、争地、争牲畜,就是为了争粮食、争女人、争地盘,几乎没有消停过。

慢慢地,东斯拉夫人发现这样打下去,部落间谁也强大不起来。

这个时候,邻居维京人的分支瓦利亚格人选出一个“大哥”,把众小弟联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势力,再也没有人敢抢他们的地盘了。

东斯拉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也想推荐出一个“大哥”来,把东斯拉夫人的各小弟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合力,防止“外族”再来抢地盘。可是推荐过程很不顺利,你选的“大哥”我不同意,我选的“大哥”,他不同意,就这样僵持着。于是有人提议,既然我们推荐不出一个合适的“大哥”来,就从外族中请一个“大哥”来主持工作,只要能带领我们强大起来,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个提议,一部分人同意,一部分人不同意,于是形成两大阵营,一个支持,一个不支持。后来各部落间的小战争又演变成了两大“派别”间的大战争。

最后,支持请外来人员当“大哥”的赫尔吉“派别”杀死了另外两个“派别”首领阿斯科尔德和迪尔,毫无悬念地请外族人来做“大哥”,于是一个叫留里克的维京人于公元年做了东斯拉夫人的“大哥”,当时的职位是大公。如下图:

可能有读者要问了,为什么是大公?而不是国王呢?因为当时,只有罗马帝国的首领是国王,欧洲其它公国的首领都叫大公。

留里克当上“大哥”后,就想给自己的公国起一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总不能叫“东斯拉夫国”吧?

但是留里克不懂东斯拉夫人的语言,就把自己的母语维京语中的“水手”一词发音“罗斯”奖给了这个新的公国,寓意“以已之力战胜大海”。又有史书记载,罗斯是“划船的人”的意思。总之意思大差不差,翻译有出入,理解靠自己。

因为罗斯地处亚欧平原腹地,出海口成为其抵御入侵的关键,因此,“战胜大海”这一预言,使罗斯人为之奋斗了多年,并且还将为之奋斗下去。

就这样,一个叫“罗斯”的公国诞生了,留里克王朝的统治也正式开始了。

公元年罗斯公国又抢占了一个地盘,就是今天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在那里建立了“基辅王国”,史称基辅罗斯。那个时候,乌克兰还没有诞生。

这里需要说一下,大约在公元年左右,西斯拉夫人也成立了公国,取名波兰公国,由皮亚斯特家族统治。从宗族亲缘上说,罗斯与波兰可以说是堂兄弟的关系,从此波兰与罗斯上演了一出出载入史册近千年之战,真的是斩不断理还乱。

公元年,罗斯公国的大公弗拉基米尔迎娶了拜占庭帝国的公主安娜,宣布罗斯人民集体改信东正教,奉拜占庭教会为正宗基督教教廷。

可能读者又要问了,罗马不是信仰天主教吗?为什么这里说是东正教呢?因为此时的罗马帝国已经一分为二了,分成东罗马与西罗马,东罗马信仰东正教,西罗马信仰天主教,西罗马代表着现在的欧洲国家。

弗拉基米尔大公受洗

随后,基辅罗斯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基本上统一了整个东欧平原地区。可是好景不长,大约在年左右,基辅罗斯内部开始逐渐分裂,各部之间又开始互相攻打,还受到“堂兄”波兰人、同宗立陶宛人的入侵扰,整个基辅罗斯很快就分裂了,分成大大小小十几个独立的公国。其中一个叫莫斯科的公国逐步发展了起来,这就是后来的俄罗斯前身。

(二)成长篇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将有关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恩怨比喻成兄弟恩怨,将国与国之争比喻成古惑仔的地盘之争,还给相关国家起了一个江湖代称,比如俄罗斯帮主、蒙古老大、立陶宛大哥等,并将期间的历史事件用不同的文字替代,比如乌克兰大饥荒说成减肥等。

大概在11世纪初,基辅罗斯的后代东北罗斯和西南罗斯逐渐成立。

公元年左右,蒙古老大被众小弟推荐上位后称霸东方,开始挑起各种事端,争夺别人的地盘了。

在此之前,西南罗斯又有了乌克兰和白罗斯两个分支。对你没有看错,是白罗斯,而不是白俄罗斯,关于这个名称问题后面还会细讲。

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乌克兰也没有闲着,很快就生了双胞胎兄弟,哥哥叫东乌克兰,弟弟叫西乌克兰,但是,他们最初并不叫这个名字,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省略了期间的用过的各种小名字。其实真正用“乌克兰”作为国名的时间大概是年。如果不这样讲,只是按历史脉络讲,光讲时间、名字、事件大家就有可能越听越糊涂。

长大后,兄弟俩虽然没有明确分家,但是兄弟俩的地盘不自然地以“第聂伯河”为界,河右边是哥哥的地盘,河左边是弟弟的地盘。为了主线清晰,下面主要以弟弟西乌克兰的成长为主线。

兄弟俩从小到长大的命运是很悲催的,他们成长的回忆几乎全是被蒙古、立陶宛、波兰、罗斯占领的回忆。与之相反的是,乌克兰兄弟俩从小就向往着独立、自由的生活,可是老天仿佛给兄弟俩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近年的历史中,只有几十年是独立的,自由不自由的还不知道。

西乌克兰弟弟地盘被联军占用(总第一次被占领)

乌克兰兄弟俩的地盘地处欧洲平原,水土丰茂,地理位置特殊,有“欧洲之门”的美誉,因此成为兵家常争之地。自年,乌克兰就有了“欧洲粮仓”的称呼,虽然只有60多万平方公里,却占了全世界20%的黑土地,生产了全世界25%的谷物,最关键的,还拥有世界第三大规模的核武器。年橙色革命以后,经济下滑,又因为该国美女较多,很多国家找该国女子代孕,又有了“欧洲子宫”的称呼。

故事再回到过去,大概在公元年左右,亚洲崛起的蒙古老大亲自率领一群小弟,仗着自己人高马大,身强力壮,骑术精良,箭术高明,一路从亚洲打到欧洲无敌手,把所有失败者的地盘全部占为己有,史称“第一次西征”。接着打败了号称“战斗民族”的罗斯,这里的罗斯就是以后的俄罗斯。抢了罗斯的地盘,让罗斯做了蒙古老大的小弟,并直逼乌克兰兄弟俩的地盘。

哥哥东乌克兰与罗斯相邻,听到社会上流传着蒙古老大对其占领的地盘实行三光政策,即杀光、烧光、抢光,谈“蒙”色变,内心恐惧的不得了,再分析当前的地形和战势,还没有怎么开打就服软了,与罗斯一起成为蒙古老大麾下的两个小弟。

弟弟西乌克兰看到哥哥东乌克兰归顺了蒙古老大以后,感觉自己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做好了归顺准备,但因为“第聂伯河”还没有上冻,所以归顺的期限就向后延迟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蒙古老大进攻,欧洲平原上各公国的“掌门人”都坐不住了,都惧怕蒙古老大的屠城行动,于是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会,决定请德高望重的加里兹公国的“堂主”密赤思老公爵“出山”,主持欧洲各公国的大局。

加里兹公国的“堂主”果然不负众望,一出山,就得到了欧洲平原众小弟的拥护,一呼百应,很短的时间内召集了12万余人的小弟,组成了抵抗蒙古老大的强大合力。

看到了加里兹公国“堂主”的号召力,西乌克兰弟弟决定加入这个组织,放手一搏。西乌克兰弟弟认为,不论怎么样,12万人的小弟与只有2万人小弟的蒙古老大打起来,赢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而结果也是如此,面对各公国装备精良的小弟们,蒙古老大的小弟们边战边退。这是蒙古老大出道以来首次被揍的晕头转向,但是蒙古老大又一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从西乌克兰弟弟的“第聂伯河”上乘船东撤了。

西乌克兰弟弟虽然躲过一劫,但是地盘还要作为联军的大后方而被征用。

被波兰第一次占领(总第二次被占领)

日子没有过多久,大概在公元年左右,蒙古老大的儿子又带领一群小弟来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夙愿,继续第二次西征。这次他们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很快就度过了“第聂伯河”,把西乌克兰弟弟打的服服贴贴的,就在准备投降的时候。

“三灭三复”的、打不垮的民族、罗斯的堂哥波兰,伸出了援助之手,帮西乌克兰弟弟一把,想趁“两国”打的不可开胶之时,把蒙古老大的儿子打趴下,这样不仅落个人情,主要还是为了能保住自己。

波兰“扛把子”原来想“二打一”,怎么样都会胜算多一点。结果,不仅没有打过蒙古老大的儿子,反而被揍得找不到北了。

没坚持多久,西乌克兰、波兰就败下阵来,准备集体归顺蒙古了。为什么要归顺?因为他们非常害怕蒙古老大儿子的“屠城行动”,如果归顺了,还能看到活的希望,罗斯、东乌克兰就是例子。

“屠城行动”就是为了防止被征服者后来反抗,蒙古老大一般都会血洗每一个反抗的公国,也就是前面说的三光政策。可能后来俄罗斯采取的“坚壁清野”政策就是从这个时候学会的。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公元年12月,一个利好的消息从东方传来,让波兰“扛把子”和西乌克兰弟弟看到了希望。这个消息就是蒙古老大去世了,老大的儿子必须立即返回东方为继承新的蒙古族老大位置而斗争,就不得不放弃了到嘴边的鸭子西乌克兰、波兰等地盘,只留下了东乌克兰和罗斯等地盘,归为已有,这一归就是多年。

这里说明一下,由于蒙古人发音的原因,无法直接叫出“罗斯”,而在前面加了一个元音“俄”,便将罗斯叫为“俄罗斯”,自此世人只知“俄罗斯”而不知“罗斯”,同样,世人只知“白俄罗斯”,而不知“白罗斯”。气得白俄罗斯计划于近几年将国名变更为“白罗斯”,终究也没有被世人承认。

蒙古老大儿子东撤后,波兰“扛把子”借机占领西乌克兰地盘。自古都是弱国听强国的,在强国面前,弱国不过只是棋子而已!

被立陶宛第一次占领(总第三次被占领)

没多久,一个叫立陶宛的公国又强大了起来,并且看不惯波兰以大哥名义欺负西乌克兰小弟,想把西乌克兰小弟收到麾下,其实也是想占领西乌克兰的地盘。

立陶宛大哥认为,直接与波兰开打吧!胜算不高,想来想去,最后采用了迂回战术。就是想办法得到俄罗斯“帮主”的支持,“二打一”胜算就更大了。于是立陶宛大哥找到俄罗斯帮主,提出联手反抗蒙古老大。这对立陶宛大哥来讲是一步险棋,如果联手失败了,会遭到灭顶之灾,蒙古老大绝对会杀的一个都不留。但是不走这步,蒙古老大也不会停止向西的步伐,立陶宛公国迟早也要被蒙古老大的儿子全部吞并,下场也好不到那里去。

经过与俄罗斯的通力配合,终于在公元年击败蒙古老大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金帐汗国,蒙古老大自此退出乌克兰草原,再也没有踏上过这片土地。

此时的波兰“扛把子”看到俄罗斯正在与蒙古互殴,借机偷袭俄罗斯西边边境地区。在“俄立联合”(俄罗斯、立陶宛联合)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俄罗斯帮主找到立陶宛大哥,提出联手再战波兰,并阐述了利害关系,正中立陶宛大哥下怀,于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了俄罗斯帮主。又是一个“二打一”,很快就赶走了波兰。

眼看波兰伤得不轻,立陶宛大哥将计就计,直接与波兰械斗了起来,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波兰。至此,立陶宛大哥后来者居上,不仅成为基辅罗斯的强大继承者,也成功地将西乌克兰小弟收到麾下,当然包括其富饶的地盘。

被波兰第二次占领(总第四次被占领)

时间可以使敌人变成朋友,也可是使朋友变成敌人。这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世仇的波兰和立陶宛摒弃前嫌,通过联姻组成欧洲最大的势力“波立联合”。

同时,打了胜仗的俄罗斯地盘也扩了,“小弟”也收得多了,开始称霸了,战斗民族的大名开始远洋了。

俄罗斯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呢?原来在被蒙古老大统治的时候,就想办法取得了蒙古老大的信任,得到了蒙古老大在欧洲公国的纳税权,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中克扣、截留一点,多年积累了大量资金,使自己迅速地壮大了起来。

壮大起来的俄罗斯帮主占有欲望大幅提升,虽然已经有了东乌克兰哥哥等众小弟,但是还想再收几个小弟。当老大多舒服,谁还会嫌小弟多呢?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西乌克兰弟弟,计划与“波立联合”约架,大有“初生狗熊不怕火”之感觉。

结果是“一挑二”,被强大的“波立联合”一顿吊打,伤痕累累地低头认输了。从此心里憎恨起堂兄波兰、同宗立陶宛来。

而西乌克兰弟弟的地盘于公元年又被“波立联合”名正言顺地分给了波兰。

下面一篇将讲到俄罗斯是如何占领西乌克兰,并与奥地利、瑞典、德国等争夺西乌克兰的精彩片段,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s/10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