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显现告知迦叶佛时代就有汉字古佛三会说法的圣地佛陀的出生日期
小编注释:道宣法师是中国律宗的创始人,唐朝著名的高僧之一,其持戒精严,德行高尚,而日日感得天人供养送饭,在佛教文献和大藏经里都有记载此事,并且与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法师有过非常殊胜的公案,窥基法师拜访道宣法师的时候,道宣法师对鼎鼎大名的窥基法师的行持有所误解,当日供养道宣法师的天人竟无法再来供养导致饿了肚子,后来窥基法师走的时候,天人才现身,道宣法师问为什么当日没有来送饭,天人说这是大乘菩萨在这里,满山都是护法神,自己过不来,道宣法师羞愧不已。之后道宣法师根据一些疑惑询问了天人关于佛像和不解的事情,天人一一给予了解答,因为天人本身福乐无穷,身为天身又不需要世间的赞叹和名利地位,他们持五戒十善之一就是不妄语,没有任何作假的动机,所以天人的口述,道宣法师记载下来,被大藏经收录,非常有说服力和研究价值,在此我们翻译出来其中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补充吧,仅以此让大家参考、研究、学习、探讨,本文不作为定性的看法,所以请不要拿着以往流通既定的观点与我们争论,信也好,不信也罢,随缘不攀缘。
大正藏第52册No.道宣律师感通录之一
麟德元年终南山释道宣撰
宣律师感天侍传
心灯文化工作室白话译
道宣律师初次向天人询问佛事,益州成都的一尊石头雕刻的多宝佛,从土地中踊出来的是什么时代的佛像?
天人回答说:古代蜀国的都城本来的根基是在青城山上,当时的成都以前还是一片大海,昔日,迦叶佛的时候,有人在西洱河造立的佛像,模仿多宝佛的全身相雕刻而成,就在西洱河的鹫头山寺。有成都人,去那里经经商谋取财利,之后这位商人返回成都的时候,将这尊多宝佛迎请回家乡了,至今多宝寺的地方就是当时大海之神用脚把船踩踏所沉没之地。因为初期取佛像的人,见到多宝佛像迎请回家乡的路上,看到海神的儿子在岸上游玩,以为是山上成精的灵芝,所以杀了海神的儿子,因此海神知道后愤怒之下把一起在船上的人和佛像全部沉溺在大海里了。多宝佛像旧址就在鹫山寺的位置,古时候的寺庙根基依然存在,仍有一佛塔,经常放着光明,假若从现在这里到西洱河的话,需要先由朗州出发,经过三千余里路,方可以到达西洱河(经计算朗州就是现在的常德市向西公里就是西耳河即里),西洱河非常的宽广,最宽的地方有一百里,最宽的地方有五百里。
中山州也有一座古寺、佛经及佛像,但是没有僧人居住,那佛经的文字与现在的文字是一样的,当时的人们经常听到古寺传来的钟声,那里的百姓富裕,人的品德人的品德敦厚实在,每年二个时间当地的百姓都来供养古塔,佛塔如同石料筑成的三重戒坛一样,石阶上面覆盖着类似圆底的锅一样的器具,数量有很多,那个地方的百姓,都只说这些神仙的坟墓,每当佛塔散发光明的时候,当地的人们就以蔬菜、食物祭奠,以此求取福禄。那里距离嶲州(今四川西昌)二千余里,去天竺(印度)并不是很远,经常有人去天竺来来回回。
到了晋朝的时候,有僧人在地上见到有一土坟出现,他想削平这座土坟,却怎么都无法使土坟平整,后来见到这座土坟裂开了,这个僧人就觉得很奇怪,猜测可能地下有东西,于是就向地下挖掘一丈余深,获得佛像及人的骨头在船中,其中的骷髅骨头,其中的肘骨和小腿骨都很粗大,比现在的人骨有数倍粗,这些人就是迦叶佛出现世间时,人寿二万岁时的人,现在人的寿命较短、形貌较小,这是人寿百岁以下的常态。刚出土的时候牵拉也很难以得到。弟子当时化身为一位老人,指挥方便出来的方法一会的功夫就得以出土了。后来周武帝灭佛教,佛法暂时隐匿后来再次兴旺了起来,这时佛像重新再次出土了。蜀地的人只知道这尊灵像是从地下出土的,也不能知道其中的根源,见到石头佛像碑下的石座有“多宝”二字,因此就取名叫做多宝佛。人们就在当地建立了一座寺庙叫做“多宝寺”。
道宣法师又问?多宝二字隶书出现于三秦的时代,为什么迦叶佛时期已经有令人惊异的隶书了呢?天人回答说:秦朝李斯的隶书,这是近代的人从远古时代继承而来,隶书兴盛于古佛出现的时候,就在现今的南州(四川省南川县)四面有一千多个水中陆地(岛),庄严阎浮提上万里一百多个国家,他们的文字、言语、音调都相同。现在的唐朝只是因海路比较遥远,动不动就数十万里之远,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的人没有办法传播,所以导致这里的地方封闭保守没有什么奇怪的。师父难道没有听闻吗?梁朝的顾野王,太学的大博士奉命编撰汉字字典,他到处探访文字的源头,可是文字的出现与隐没并没有确定的时间,所以他在玉篇序里说,有打开战国时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的墓地时得到他的碑文,上面的文字全部都是隶书,察看春申君是东周时候六国时期的人,那时候就已经有隶书了,而全国统一时候的隶书就是在秦朝吞并统一六国的日期。这个国家对篆书、隶书等诸子之书的来源尚且有模糊不清,怎么能知道迦叶佛时期的事情呢?不是亲耳能听,亲眼能见到的啊。
道宣法师又问:现西京高四土台,就是民间流传说是仓颉造书台,造立了汉文字,为什么说隶书文字古时候就有了呢?天人回答说:苍颉在这个四土台的基础上增加泥土建造台阶,观察鸟的踪迹的事情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但是苍颉的事迹,这个地方的人很少有能知道他根源的。或者说他是皇帝的臣子,或者说他是古帝之国王,鸟的踪迹之字书,鸟迹的过程时刻会因时间而改变,现在所绝对没有的,没有任何利益的说法,不需要劳苦的讲说。
又有天人,名字叫做陆玄畅,来拜见说:弟子在周穆王的时代,初期投生在天界,我本来是迦叶佛时,诸天为了传达教化众生的缘故,所以暂时显现,您所问的高四台,其本来就是人寿二万年,迦叶古佛第三会说法度脱众生的地方,到了周穆王时期,文殊与目连来化度周穆王,穆王顺从了他们的教诲,就是列子里所说的化人。化人指示周穆王高四台就是迦叶古佛说法的地方,因而周穆王建造了三会说法的道场。到秦穆公的时候,扶风获得一个石头雕刻的佛像,秦穆公不认识,丢弃在养马的草坊里了,肮脏了这尊石佛像,护法神嗔怒让秦穆公染上了疾病。秦穆公又梦中见到了天帝,被天帝极大的责备与数说,醒来后把梦中的情况讯问侍奉帝王的廷臣:由余,由余回答穆公说:臣读过古书,周穆王的时候,有化人来到这个地方说这尊石佛像是佛神,穆王相信后,于是在终南山建造中天台,高一千余尺,其根基和原址现在依然还在,又在苍颉台建造神庙,名字叫做三会道场,现在穆公所生的疾病,莫非是这佛神所为吗?穆公大为恐惧,告诉由余说:我最近获得一个石人,石人上的衣服、帽子都不是现在的时代所制造的,我丢弃在了养马的草坊里了,莫非就是这佛神吗?由余听到后前往观看后,对穆公说:这是真佛神啊。穆公赶紧取来佛像沐浴干净后,安放在清净的地方,佛像于是放着光明,穆公又害怕了,说是佛神嗔怒了啊,赶紧杀了用于祭祀的牛、羊、猪三牲以此用来祭祀石佛像,佛像的护法神把三牲丢弃在很远的地方,穆公又大为恐惧,以此询问由余,由余回答说:臣听说,佛神清净,不饮酒,不吃肉,爱惜和重视物类的生命,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所有的供养只有烧香而已,所以可用来祭祀佛像的都是饼干、水果、鲜花之类的。穆公大为高兴想建造佛像,苦于没有建造的公认。又问由余,由余说:过去周穆王建造寺庙,旁边应该有工匠。于是在高四台的南部村庄内得到一位老人,名字叫做王安,年龄已经一百八十岁,自己说,曾经在三会道场见到建造的道场,臣现在已经老年,已经没有能力劳作,我所居住的村子北方,有兄弟四人曾经在道场内为众多工匠劳作,请去寻找他们共同建造,他们根据老人指导的去找到了四兄弟建成了一尊铜佛像,相貌美好圆满完备。穆公大为高兴,大为赏赐,那建造的人得到钱财一起用来作功德,在土台上建造楼阁,高三百尺,当时的人称之为高四台,或者称之为高四楼,这些建造的人姓高,老大叫做高四,或者叫做高日楼,是因为兄弟四人共同建立的缘故,或者取大兄长之名字,因为是名楼。所以高四楼之名至今这样称呼。
道宣法师又问天人,目连早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已经圆寂了,为什么会重新见到呢?天人回答说:与目连同名的有六个人,这里说的目连不是佛陀大弟子的大目犍连,到宇文周北周(年—年)时。
文殊师利化身为印度梵僧来到这中土说想要礼拜迦叶佛说法的地方,并询问文殊菩萨所居住的地方名字叫做清凉山(五台山),梵僧到处询问是否知道迦叶佛说法的地方。
当时有一位僧人智猛法师,年纪刚十八岁,反过来询问梵僧,如何知道有这迦叶佛说法处和文殊菩萨居住的五台山二处圣迹呢?
梵僧回答说:在秦国都城南部二十里,有苍颉造书台就是迦叶古佛过去说法的地方。又说在沙河南部五十里,青山北部四十里。
那法师又问:沙河青山是什么地方?
梵僧回答说:就是渭水与终南山。(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这位梵僧便从渭水直路向南而走,于是到达了高四台,便说这是迦叶古佛说法的地方。于是智猛法师跟随梵僧一起前往礼拜,不久之后失去了梵僧的联系。智猛法师长大后全部给太常韦卿说了这个事情,请他在高四台的地方依照过去建造寺庙。于是请奏周王,命名为三会寺,到了隋朝大业时期,三会寺被废,因为寺院被废和损毁,其中的佛像配入了菩提寺,现在京城东市西平康坊南门东菩提寺西殿的佛首,即是三会寺佛。释迦如来度化迦叶尊者后,十二年中曾经来到这高四台,高四台的下面见到有迦叶古佛的舍利子,周穆王身游玩大夏时,佛陀告诉周穆王说:有古塔在您所在的国土内,可以前往礼拜。
周穆王说:在哪个地方呢?
佛说:在鄗京的东南方向。(镐京或鄗京是西周诸地名中唯一称“京”之处。)西天竺印度有另外的传记,云岁长年是狮子国的僧人,有九十九岁,是三果圣人,听闻这个迦叶古佛的圣迹后赤脚行走来到这里礼拜供养,又奏请皇帝,想要前往北岱清凉山文殊师利菩萨安住的地方。皇帝听到后大为高兴,命令下属赐给了驿马内使及弟子军官二十余个人,供给他驱使。这些官人弟子等,一起乘着官马,唯有长年一人,从小以来,精诚苦行,不愿骑乘官马,随即到了岱州清凉山,当即便以肘前行,以膝盖代步而跪着前行,直至到达中台佛堂就是文殊菩萨的庙堂,从下而上,可行走三十余里,山中的石头坚固锐利,进入肉中到骨头,伤口流出的不是血而是白色的乳,到了第七天的时候,长年僧人五体投地,用布在土中,不起座也不吃饭,满七日后,忽然起来,踊跃指挥四方上下的虚空界,全部见到文殊师利菩萨、圣僧、阿罗汉,跟从的人有僧人和俗人几十人,有的看见了,有的没有看见。又有一个蟒蛇,身长数里,从北部而来,直接向着长年僧人而来,长年见到后很欢喜,蛇衔着长年僧人的脚部而过去,之后变化为一个僧人的形象,这些人都很害怕,全部四散而离开了,只有长年一人心不惊惧也不动,种种灵验,不可全部讲述。
道宣法师又问:自古相传,文殊师利清凉山,带领五百仙人说法,经中有明确的文字说文殊菩萨是久住娑婆世界的菩萨,娑婆则是大千世界的总称,如何偏偏在这个地方呢?
天人回答说:文殊菩萨,是诸佛之师,随顺因缘而利益众生显现于此,应化和变化是各个不同的,文殊大士之功德,不是普通人所能思议的境界,不用劳苦的评说,圣智的人大多都在清凉,五台县、清凉府、仙花山,往往有人到了那个地方,不得不相信。
心灯文化小编注释:根据天人所说,本文几个重要知识点就是
当初出土的石佛像多宝佛,来源于迦叶佛人寿二万岁的时候。
佛教在东汉以前就在云南大理市盛行,所以古代大理国一直非常流行佛教,大理距离印度也是相对比较近的,只是大理国在元朝以后才刚归入中国版图,元朝还没有彻底控制,到了明朝的时候,才彻底设置云南省,彻底归化。所以说在宋朝以前佛法流通的状态和情况,因为还不属于中国,所以并没有记载在国史之中,实在是可叹。
迦叶佛古佛第三会说法就是在中国现在的仓颉造字台的位置
迦叶佛时代流行的文字是隶书,汉文,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隶书已经存在,天人说传承来源于迦叶佛时代设下的碑文,被后人所得总结而成现代的文字,所以在百科里有仓颉是搜集民间的文字整理而成,后人为纪念他称都是他造字的,也情有可原。
迦叶佛是在终南山成佛,也是迦叶佛讲法说法的圣迹之地,迦叶佛时代的经藏圣迹存储在终南山处,有十二圆觉菩萨、阿罗汉、护法所守护,许是等待有缘将来开启,其中的经书、文字、可能就是隶书,即是汉文,那时候的佛经咒语也必定是汉文,所以说汉文不可思议。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伏藏,等待未来有缘人开启,以此流通世间。国外的人研究过中文的特殊,更能激发人的智慧,所以世界之中亚洲平均的智商最高和文字我想是有联系的,国外国家说汉文很难,其实不然,在中国一个傻子都会部分汉语,哪怕不认字的人都会说,全民都会说汉文,所以说汉文学习难,是学习方法错误导致的难,若是在汉语环境下学习就会很快。
迦叶佛是人寿二万岁,那时候人的身高至少是四米以上,因为人寿和身高是成正比例的,现在是减劫时代,从人寿二万岁一直减到释迦牟尼佛的人寿百岁时,释迦牟尼佛才出现世间。在世界上出土“巨人骸骨”巨人脚印,巨人化石,都有很多案例如在年的十二月,墨西哥曾经出土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头骨,这个头骨也是巨人头骨,而附带出土的还有一些工具,而这个巨人的头骨长度达到了50厘米。牙齿的尺寸和成人的大拇指一样大,经过初步的估算,这些巨人的身高在3米到5米之间,这样的体型着实是让人非常的震惊。
据年10月8日《盛京日报》报道,人们在北京西城大名濠挖掘沟渠时,在下风40号地下发现了8具巨型骨架,这些骨骼每具长约8尺,脑袋大如牛,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前往观看,国内许多报纸作了报道。据专家估计,这些人生前都在3米以上。
在十六世纪的时候,墨西哥也曾发现过一些巨人骨头,这些骨头甚至和牛骨一样粗壮,非常结实。之前有人在海中也发现了一个巨人骨架,这些巨人骨架同样都是体型非常庞大,头骨就和牛的头骨一样巨大,而且在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之中,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骨架,而且经过估算,这些人的体型也都是在三米以上。还有美国的垂发镇的采矿工程师李德与其它人员测量了挖掘出的一些股骨长度,发现股骨所属的那些人,身高可达二~三米。
这里面的大型巨人骨架,和感通录里面的巨人骨架,不是类似吗?并不是当代的巨人,而是保存久远的迦叶佛到释迦牟尼佛时期中间的人类化石,那时候人类都特别高大,福报深厚,只是年龄还有待考证。有的国家因为迷信,直接干脆编造了一个外星人来的神话,不足信。
根据天人所述,释迦牟尼佛可能和周书异记里说的周昭王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三千年,佛陀化身还见了周穆王,并且文殊菩萨和目连也化身来见了周穆王,并且带领了周穆王去神游了一番。道宣法师当时说目连尊者已经在佛陀在世时圆寂了,问为什么还有目连,原来佛陀有六个同名的目连弟子,大家知道阿罗汉和菩萨都是有神足通的,可以化身来到中国,不足为奇。可见道宣法师也是认为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公元前年。
作为迦叶古佛的道场,终南山与仓颉造字台,是非常殊胜的古佛圣地,和释迦牟尼佛出生地是一样值得珍惜和恭敬的。
汉代《法本内传》、隋代的《历代三宝记》、唐代的《广弘明集》、北宋的《佛祖通载》、南宋的《佛祖统纪》诸书,皆依《周书异记》记载:佛生于三千年前的周昭王甲寅年之世,灭于周穆之世,该传说已成为一千多年来汉地遵信的说法。
古书《周书异记》说:“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星,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是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由曰:即时无他,一千年外,声教被及此土。昭王即遣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
翻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的时候,在甲寅岁四月初八,江河、泉水、池水,忽然都大涨,井水都涨满溢出来了,宫殿和人住的房子,山川、大地都全部的震动,那天夜晚,有五种颜色的光明,进入贯穿紫微星中,传遍西方,全部都是青红色,周昭王因此询问太史苏由:这是什么祥兆?苏由说:有大圣人,在西方出生,所以显现这样的瑞祥。昭王又说:对于我们的天下有什么样的影响?苏由说:有大圣人,暂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一千年外的时候,他的教法将会传到我们这个地方。昭王听说后就派遣人把这个事情刻录在石头记载了下来,埋在南郊天祠前。
周书异记里人们因为对周昭王的即位年龄有所质疑,所以一直认为是伪书,都认为周昭王仅仅再位十九年。
新城新藏在《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据《晋书·束皙传》:“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的记载,与文王受命七年、武王六年、成王三十七年、康王二十六年,四王合计共七十六年的年数相比较,正差二十四年,于是定昭王在位年数为二十四年。
《旧典备征》是清·朱彭寿中记载:周昭王在位51年。
西周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百度文库中周朝帝王年表
西周年纪表等三表都记述周昭王在位51年
《古今刀剑录》南朝陶弘景撰。陶弘景(—)记载:周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长五尺。
南朝时代的书籍说周昭王在位五十一年。
《太平广记》是纪实的小说,记载: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六:周昭王周昭王即位三十年了。一天,他坐在神殿里和衣小睡。忽见白云盛然而起,一个浑身长满羽毛的人飘然而至。昭王在梦中同那人对话,并询问成仙之道。....
太平广记里也记载周昭王即位至少三十年以上,所以说周昭王末年并没有说具体的数字,一切都是人为推理的。是否百分百准确,没有人敢肯定,因为历史没有详细记载,更何况历史都是由当时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史官并没有一一核实,不信看看古本的竹书纪年,您会大吃一惊,和正史有很多差别。
刘氏西周年代表,记载周昭王,在位二十四年。
古本《竹书纪年》所载“
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
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根据古本的竹书纪年,这三段在很多地方记载有,没有争议的,都说周昭王十九年去世,是不符合的,因为还有一个周昭王末年,这一年,夜晚有五色彩光,贯穿紫微星,这不是正是周书异记里面的五色彩光贯穿紫微星吗?是一样的,只是后面的内容被人隐藏了,可见这一天必定是四月初八。如果确实不是周昭王二十四年,且佛陀是在周昭王的时代出生的话,那么释迦牟尼佛必定是在周昭王十四年四月初八出生。
我们一起来看历史:
周昭王十四年(前)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
您看看这一段后,再看看周书异记里的内容,是不是一模一样?连四月初八的日期都一样,不仅如此,五色光都一样,还都是进入紫微星座,大地震动,这正是佛经里说世尊出世时候的六种震动。
可是为什么周昭王十四年,变成了周昭王二十四年呢?这个如果确实佛陀是周昭王十四年出生的,那么就很容易推理了,昔日周昭王命人刻录在石头上,但是经过风刮雨淋,碰到某个石头或物件,在一上面随便有一道划痕,都会让人以为是周昭王二十四年,乃至后世的人及小孩子顽皮也同样会乱画导致人们记载失误的事情不是没有。或者还有人为的事故。
假设,佛陀真是周昭王二十四年出生,那么周昭王也许在位51年,这恰好27年加上穆王52年多差不多八十岁也说的过去。这个周昭王末年,并没有确切的数字,现在的史料一般都是推理出来的,因为三千年前的历史,缺乏史料太多,大家都没有百分百的证据,只能先入为主,甚至用约多少年来代替。
在这里只是假设,无意挑战那些已经约定俗成的历史,汉传佛教从历代以来,道宣法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等高僧,乃至很多,都认为佛陀是出生在公元周昭王二十四年,然而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其他地方开设的世界佛教友谊会,中国当时的高僧和虚云老和尚都没有机会参加,也没有发声的机会。所以成为了南传认可的佛陀出生日期了,就如同耶稣的圣诞本身也不是确认百分百那一天,只是大家约定俗成那一天作为纪念。
我们来一起看看佛经里世尊出生的情况吧!
《方广大庄严经》这本经书是专门记载佛陀出生入胎成道度生的一本经书,其中入胎和出生是这样记载的
佛告诸比丘。菩萨将下生时。放未曾有身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云何此中忽生众生。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有十八相。所谓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是时一切众生欢喜踊跃。爱乐清净快乐无极。称扬赞美闻诸声时。无一众生恐畏惊悸。梵释护世日月威光皆悉不现。一切地狱畜生饿鬼及诸众生皆蒙安隐。无一众生于此时中为贪嗔痴等一切烦恼之所逼迫。互相慈愍起利益心。如父如母如兄如弟。人天乐器不鼓自鸣。无量诸天顶戴擎捧是妙楼阁。无量百千天女前后围绕奏天伎乐。
还有下面的
尔时菩萨既诞生已观察四方。犹如师子及大丈夫。
不假扶持即便自能东行七步。
比丘当知。是时一切众生欢喜踊跃大地震动。而诸众生无有恐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非时药木。皆悉荣茂。于虚空中出妙音声。降微细雨。及雨种种天诸花香。真珠璎珞上妙衣服缤纷徐坠。又扇和畅微妙香风。能生清净柔软乐触。无云无雾无烟无尘及以暗冥。于虚空中而闻清彻和雅梵音。称叹菩萨诸功德法。尔时菩萨放大光明。无量百千种种异色。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遇斯光者。身心安隐快乐无极。一切日月诸大梵王帝释护世及余天人。所有光明皆悉不现。
(这里里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下生时,边放大光明,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地震动,江河翻涌,日、月、诸天、星宿所有的光明全部不能显现,这不正是周书异记里四月初八所显现的情况吗?)
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
为什么星宿都不见了,大地震动,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出生的威德力。
这难道是巧合?
印光大师:如来生期多异说,究不如周昭王二十四年恰当
虚云老和尚谈佛历“他们对浴佛节也有不同说法,不承认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我凭《法本内传》及摩腾法师对明帝曰:佛以甲寅之岁四月八日生,此当周昭王二十四年。魏书沙门昙谟最曰: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灭。这样年月,多少朝代都遵奉不改。周昭王甲寅到现今已二九八二年了,现在他们要改为二五零二年。本来孔子、老子生在佛后,今他把孔老摆在佛先。我当时在大会上和他们争论,戒律、年号、汉服不准毁。”
把佛法传入中国的印度摩腾、竺法兰二尊者,去佛灭的年代还不远。当时白马寺东,夜有异光,摩腾指出为阿育王藏佛舍利之处,明帝建塔其上。佛道角试优劣,摩腾踊身虚空,广现神变,法兰出大法音,宣明佛法。二尊者的智慧神通难道说不清年月?
汉传佛历:年注:如果是其他年份,应相应地变化。
如果是周昭王十四年的话,那么就是+=年。
为什么是三千年呢,比如韩国年就出现的优昙花,在佛经里说《法华文句》四上中说:“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在三千年前佛陀出现,到现在三千年后,优昙花一现,代表着距离佛陀出生已经过去了三千年,即将还会有圣人出现世间,具体是谁,还未得知,让我们拭目以待。因为佛陀出世时,佛陀的父王请了当时著名的占卜的人算了一下,世尊如果不出家就能成为统一四天下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就能成为佛陀,广度众生。那一个时代的转轮圣王成为了佛陀,现代的时代再次来临,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空点,也许我们会这个时空点得遇到大圣人。
所以如果按照年优昙花开,向上推三千年的话,那么佛陀出生可能是年,那么佛历就是+=年。
总之这一切前提都是佛陀出生在周昭王的时代,而小编个人是坚信佛陀出生在周昭王时代,因为小编除了在周书异记里的内容一直被人诋毁难以让世人相信外,居然在周昭王的事迹里找到了,四月初八佛陀出生的殊胜情况。而且那同一天印度大地也是大地震动的,在佛经里有记载,一个巧合在一起也许就是巧合,但是很多巧合在一起就可能不是巧合,值得去研究和思考。我们未来会翻译出来让大家参考学习。
举一个例子,假如佛陀是公元年出生的。
年11月有报道称,西方考古者发现或与佛陀有关的木建筑。据此佛陀可能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年5月在阿富汗探采铜矿期间,发现了一个大型佛教遗址,通过碳十四测年技术,考古挖掘等证明这是一个距今年以上的遗址,里面发现了佛像及石碑,碑上有咒语陀罗尼。这证明了什么!这证明了早在公元前7世纪佛教已经传播到了阿富汗地区,并建立大量佛像佛塔石碑等。
也就是说公元前7世纪之前已经有佛教了,明显不符合历史,而佛经要传播到远的地方,至少要在公元八世纪前就有佛教广传下才会普传到周围地区。可见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考证的,这些也许到未来有证悟的高僧运用禅定功夫给大家解释,才会更有说服力吧。很多人误会佛教提升年龄只是想为了比老子提前,其实这真是对佛教的曲解,佛陀连王位都舍弃了,哪还在乎那点比谁提前的名声,谁在前就是在在前,绝不会为了与人攀比而如何想要更改历史,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比谁出生早晚,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不会给带来多一个信徒,该信的自然会信,不该信的怎样都是多此一举,我们仅仅是根据现有的史料研究一下佛教正确的历史,想知道一下历史的真相,仅此而已。
天人感通录上面提到的列子篇,在古书中的确有记载,下面我们翻译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心灯文化翻译:
周穆王的时候,西方国家有化人前来,能进入水火之中,身体穿过金属与岩石,能翻山倒海,移动城市,能在悬空在虚空中而不坠落,触碰到实物而没有障碍,千变万化,不可穷尽。既能够改变物质的形状,又能改变人的思虑,周穆王恭敬他们如同对待神仙一样,侍奉他们如同对待国君一样,把自己居住的正寝让给化人居住,并宰杀牛、羊、猪三牲以此供养,选取善于伎乐的女子以此让化人娱乐。化人以国王给予的宫殿平庸浅陋而不可居住,国王给予的厨膳又腥又臭似蝼蛄而不可吃,国王给予的侍妾与宫女过于裸露是罪恶的源头不可以亲近。于是穆王就为化人改变另外再建筑,重兴土木,用最好的赤土和白土的涂料雕塑外色,这个国土再也没有再比这样精巧美好的建筑了,以至于把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等五府的钱财都用尽了,而这个楼台才建成,楼台高八千尺,比终南山还要高,名字为中天之台。
之后挑选郑国、卫国之轻盈、美好、纤弱、柔美的年轻女子,她们身上撒着香气,修饰美丽的眉毛,穿上精致的丝织品和细布,身上拖带着齐地出产的白细绢,带上女子精美的妆饰,涂上白色的脂粉,描上青黑色的眼眉,佩戴上等玉器手环,再用各种散发香气的香草充满整个楼台,女子们演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等音乐以此让化人娱乐,每个月献上精美的衣服,每天送来最美好的膳食,化人依然不能释然,不得已而进去居住,居住没有多久,便拜见国王,邀请国王一起出去游玩,国王非常高兴的同意了,国王拉着化人的袖口,腾空而上,到了中天台才停止,最后到了化人自己的宫殿,化人的宫殿用黄金、白银建筑,以珍珠、玛瑙而来装饰,在高空之上,而不知道这么殊胜的宫殿下面是怎么托起的,看着如同是积聚的云气一样,在里面耳朵所听到的,眼睛所看到的,鼻子所闻到的,口中所吃到的,都不是人间所能有的,周穆王真实的以为自己到了清都、紫微、钧天、广乐等传说中天帝所居住的地方。穆王在高空中向下看自己居住的地方,看到自己的宫殿楼台等建筑物就像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与化人的宫殿比起来黯然失色。穆网自认为就是在这里居住几十年也不会想念自己的国家的。化人又请穆王一同继续游玩,所到之处,抬头不见太阳和月亮,向下看没有河流和大海,强烈的光明所照射而来,光芒过于耀眼导致穆王的眼睛不能看见,响彻的音乐声传递而来,使穆王的耳朵混乱不能听到,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全都跳动而不能停止,意志昏迷,精神丧失,赶紧请化人请求回去,于是化人把他移动了一下,穆王如同坠落在虚空里一样,穆王醒来了以后,所坐的位置依然还是以前坐的地方,左右侍奉穆王的卑妾依然还是以前的人,看其眼前,这之前倒的酒也没有喝,桌子上的菜肴也没有服用。
穆王奇怪的问左右的侍者说:“我刚才从哪里来的?”
左右的侍者回答说:“穆王刚刚只是闭目不说话了一会,没有去任何地方啊。”
因此穆王自己的精神恍惚,茫然若失,直至三个月后才得以恢复。带着心中的疑惑,穆王再次去询问化人自己当时是怎么回事,化人说:“我与穆王一起神游(带着穆王的神魂去游玩,而身体不动)了,身体怎么需要移动呢?并且您昔日所去居住的宫殿,为什么与大王的宫殿有不同呢?您所游玩的地方,为什么与大王平日游乐观赏的地方不同呢?大王习惯了常有的东西,从而疑惑暂时失去的东西,其实变化的极致,在于或慢或快之间,哪里能全部的描绘呢?”穆王大为高兴,从此之后不再关心国家有关的事情,不再喜好身边的官吏、妃子与侍妾,纵情任意的到很远的地方游玩观赏,他命人驾着能日行万里的八匹骏马的车乘,右边的服马叫做骅骝,左边的服马叫做绿耳,右边的骖马叫做赤骥,而左侧的骖马叫做白义。由天子穆王在车的主位,造父来驾驭车马在车左,太丙在车右,还有一个副车,右服马是渠黄,左服马是踰轮,左边的骖马叫做盗骊,右侧的骖马叫做山子,由柏夭居于车的主位,参百来驾驭车马在车左,奔戎在车右。策马疾驰一千里,到了巨蒐氏的国家(古代西戎国名)),巨蒐氏于是献上了白鹄的血供穆王饮用,准备了车马的乳汁以洗涤穆王的双脚,及二个车乘的所有人,已经饮用后继续前行,于是在昆山之下过夜,在赤水之北,第二天登上了昆仑山之上,以此观赏皇帝的宫殿,而在此加封以此流传后世,于是成为了西王母的宾客,在瑶池之上饮酒作乐,西王母为穆王吟诗作赋,穆王也附和赠送,其中的诗辞非常的悲伤,于是又关上了太阳入山的风景,一天行走了万里,穆王乃感叹的说:“呜呼!我一个人不知增长自己的德行而只知道享乐,后世的人要追算我的过失了!”穆王是哪个神人吗?能如此穷尽享受一生的快乐,仍然仅仅百年就死了,当时的世人还他成仙而去了。
注释:其中的宫殿,采用的珍珠、玛瑙就是玉的一种,就是佛门七宝,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所以周穆王看到黄金、白银、琉璃合成的宫殿,不正是佛经里所叙说的佛土吗?正是用佛门七宝、黄金、白银所铺设而成的宫殿。
列子篇里面周穆王被化人所游玩的地方,就是菩萨和阿罗汉在天界、或极乐世界的宫殿,这种宫殿,用黄金、白云、珍珠、琉璃、玛瑙、珊瑚等七宝而成,是菩萨的福德力所感召,即使是人间最美好的物质都无法比拟,所以穆王也感叹人间最美好的宫殿在这比起来就是土石草坊,黯然失色,而化人所示现的神通力,就是佛经里的证果的圣人所具有的十八种变化,在佛经里非常多。
根据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所说,而列举出十八种神变。
⑴右胁出水,⑵左胁出火,⑶左胁出水,⑷右胁出火,⑸身上出水,⑹身下出火,⑺身下出水,⑻身上出火,⑼履水如地,⑽履地如水,⑾没空于地,⑿没地于空,⒀行于空中,⒁住于空中,⒂坐于空中,⒃卧于空中,⒄现大身满虚空,⒅现大复小。
所以列子上面所说的化人的神通,是阿罗汉和菩萨的境界。
至于化人:就是菩萨化身示现的人,而那时候众生迷信,根本没有接触佛教,只能当做神仙一样来供养,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
诸天子!如佛化作化人,是化人复化作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化人于四部众中说法。
如来化身一个化人,化人还可以化身其他众生说法。
《法句譬喻经》云:“佛知莲华应当化度。化作一妇人端正绝世。复胜莲华数千万倍寻路逆来。莲华见之心甚爱敬。即问化人从何所来。夫主儿子父兄中外皆在何许。云何独行而无将从。化人答言从城中来欲还归家。”
佛陀回到某个人应当化度的机缘到了,就化身为一个人去度化他,这个化身的人称之为化人。
《阿育王经》云:“尔时世尊为起善念,复作化人。令至其处。”世尊化现了一个人,俗称化人。
《大方便发报恩经》:“尔时化人即复释身。光明威耀曒然炳着。”、
总之在佛经里化人,出现在几十部佛经当中,有心的人自己可以查看。
关于周穆王去了西王母的地方,周游世界的故事在很多古籍里有记载,可查看如下,按照天人所说列子所说的是事实,而非虚假。只是列子里可能在记载时候有些在汇集的时候也没有核实,而被人找出来诋毁为假的,这样就有些棒打一大篇的嫌疑了,本意是去伪存真,但是也会造成把真证伪。所以一刀切之余不如多看看里面事实的一部分。
山海经卷之二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天帝都邑之在下者也。《穆天子傅》曰: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以韶后世。言增封於昆仑山之上。神陆吾司之。即...也。而南流东注于无达。山名。赤水出焉,出山东南隅也。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泛天亦山名,赤水所穷也。
《边天子传》曰:遂宿于昆仑之侧,赤水之阳。阳,水北也。泛,浮剑反。洋水出焉,出山西北隅。或作洧。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丑涂,亦山名也,皆在南极。《穆天子传》曰:戊辰济洋水又曰觞天子洋水也黑水出焉,亦出西北隅也。而西流于大杅,山名也。《穆天子传》曰:乃封长肱于黑水之西河,是惟昆仑鸿鹭之上,以为周室主。杆音于。是多怪鸟兽。谓有一兽九首,有一乌六首之属也。
《释文》引《河图玉版》:“西王母居崑山。”又引《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见西王母,宾于昭宫。”张湛注:“西王母,人类也。虎齿蓬发,戴胜善啸也。出《山海经》。”
原文
周穆王第三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引三牲以进之,选女乐以娱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飨,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穆王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无遗巧焉。五府为虚,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之上,号曰中天之台。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泽,正蛾眉,设笄珥,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玉环。杂芷若以满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日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人犹不舍然,不得已而临之。居亡几何,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化人移之,王若殒虚焉。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由此穆王自失者三月而复。更问化人。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且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所游,奚异王之圃?王闲恒有,疑暂亡。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可尽模哉?”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义,天子主车则造父为御,太丙为右;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逾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驰驱千里,至于巨蒐氏之国。巨蒐氏乃献白鹄之血以饮王,具牛马之湩以洗王之足,及二乘之人。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吕,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於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穆王几神人哉!能穷当身之乐,犹百年乃徂,世以为登假焉。
翻译的文字原文
初问佛事。益州成都多宝石佛者。何代时像从地踊出。答蜀都元基青城山上。今之成都大海之地。昔迦叶佛时。有人于西耳河造之。拟多宝佛全身相也。在西耳河鹫头山寺。有成都人。往彼兴易。请像将还。至今多宝。寺处为海神蹋船所没。初取像人。见请像将还。至今海神子岸上游行。谓是山芝遂杀之。因尔神嗔覆役人像俱溺同在一船。多宝佛旧在鹫山寺。古基尚在。仍有一塔。常有光明。今向彼土。道由郎州。过三千余里。方达西河。河大阔。或百里五百里。中山洲亦有古寺经像。而无僧住。经同此文。时闻钟声。百姓殷实。每年二时供养古塔。塔如戒坛三重。石砌上有覆釜。其数极多。彼土诸人。但言神冢。每发光明。人以蔬食祭之。求福祚也。其地西去嶲州二千余里。问去天竺非远。往往有至彼者云云。
至晋时。有僧于地见土坟出。随除终不可平。后见坼开。复怪其尔。乃堀深丈余。获像及人骨在船中。其髅骨肘胫悉粗大。数倍过今人。即迦叶佛时阎浮人寿二万岁时也。今时命促形小固其常然。初出之时牵曳难得。弟子化为老人。指撝方便须臾得出。周灭法。暂隐还兴。重更出之。蜀人但知其灵从地而出。亦不测其根原。见其花趺有多宝字。因遂名为多宝佛。名多宝寺也。余问。多宝隶书出于三秦之代。如何迦叶佛时已有神书也。答曰。秦李斯隶书。此乃近代远承。隶书之兴。兴于古佛之世。见今南州四面千有余州。庄严阎浮一万百有余国。文字言音同。今唐国但以海路辽远。动数十万里。译者莫传。故使此方封守株柱不足怪也。师不闻乎。梁顾野王。太学之大博士也。周访字源。出没不定。故玉篇序云。有开春申君墓得其铭文。皆是隶字。捡春申君。是周代六国同时隶文。则吞并之日也。此国篆隶诸书尚有茫昧。宁知迦叶佛之事乎。非其耳目之所闻见也。
又问。今京城西高四土台。俗谚云。是苍颉造书台。如何云隶字古时已有。答云。苍颉于此台上增土造台。观鸟迹者非无其事。且苍颉之传。此土罕知其源。或云。黄帝之臣。或云。古帝之王也。鸟迹之书。时变一途。今所绝有。无益之言。不劳述也。又有天人。姓陆名玄畅。来谒云。弟子周穆王时。初生在天。本是迦叶佛时。天为通化。故用暂现。所问高四台者。其本迦叶佛。于此第三会说法度人。至周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是也。化人示穆王高四台。是迦叶佛说法处。因造三会道场。至秦穆公时。扶风获一石佛。穆公不识。弃马坊中。秽污此像。神瞋令公染患。公又梦游上帝。极被责数。觉问侍臣由余。答云。臣读古书。周穆王时。有化人来此土云。是佛神。穆王信之。于终南山造中天台。高千余尺。基趾见在。又于苍颉台造神庙。名三会道场。公今所患。殆非佛神为之耶。公闻大怖。语由余曰。吾近获一石人。衣冠非今所制。弃之马坊。将非此是佛神耶。由余闻往视之。对曰。此真佛神也。公取像澡浴安清净处。像遂放光。公又怖。谓神瞋也。宰三牲以祭之。诸神擎弃之远处。公又大怖。以问由余。余答云。臣闻。佛神清洁不进酒肉。爱重物命。如护一子。所有供养烧香而已。所可祭祀饼果之属。公大悦造像。绝于工人。又问由余。余答曰。昔穆王造寺。侧应有工匠。遂于高四台南村内得一老人。姓王名安。年百八十。自云。曾于三会道场见造之。臣今老年。无力能作。所住村北。有兄弟四人。曾于道场内。为诸匠执作。请追共造。依言作之。成一铜像。相好圆备。公悦。大赏赉之。彼人得财。并造功德。于土台上造重阁。高三百尺。时人号为高四台。或曰高四楼。其人姓高。大者名四。或曰。兄弟四人同立故也。或取大兄之名。因之名楼。故高四之名。至今称也。
又问。目连佛在已终如何重见。答曰。同名六人。此曰目连。非大目连也。至宇文周时。文殊师利化为梵僧。来游此土云。欲礼拜迦叶佛说法处。并文殊所住处名清凉山。遍问道俗无有知者。时有智猛法师。年始十八。返问梵僧。何因知有二圣余迹。答云。在秦都城南二十里。有苍颉造书台。即其地也。又云。在沙河南五十里青山北四十里。又问。沙河青山是何语。答云渭水终南山也。此僧便从渭水直南而出。遂到高四台。便云。此是古佛说法处也。于时智猛法师。随往礼拜。不久失梵僧所在。智猛长大。具为太常韦卿说之。请其台处依本置寺。遂奏周王。菩提寺西当阳佛首。即三会寺佛也。释迦如来度迦叶后。十二年中来至此台。其下见有迦叶佛舍利。周穆身游大夏。佛告彼云。有古塔可返初事。王问何方。佛答。在鄗京之东南也。西天竺有别传。去岁长年师子国僧九十九夏三果人也。闻斯胜迹跣行至此。寻清凉山。国家供送。今夏在彼。所愿应遂。余问。自昔相传。文殊在清凉山。领五百仙人说法。经中明文。是久住娑婆世界菩萨。娑婆则大千总号。如何偏在此方。答云。文殊诸佛之元师也。随缘利现。应变不同。大士之功。非人境界。不劳评薄。圣智多在清凉。五台县清凉府仙花山。往往有人到。不得不信。
附录一些远古时代也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人相,因为图片有些不适,我们放在后面。
最近十来年,世界各地曝出巨人骸骨,真相究竟怎样呢?有人相信,有人不信,不信的人更多。在常人看来,人不可能长成这样。照片中的骸骨据说是在希腊发现的,考古人员站在骸骨不远处,对比一下骸骨和考古人员大小,就知道这具骸骨有多大。这么多考古人员一起忙活,一切看起来像真的一般。难道真的有如此巨大的骸骨?考古人员在现场有模有样。印度中部也曾惊现巨人骸骨。
宋朝沈括写的《梦溪笔谈》第21卷提到有人在一坟墓挖掘出一个巨人骨骸,"胫骨长二尺余,颅骨大如斗"。
根据JoeTaylor的研究,在年代,土耳其东南部地区的Euphratevalley发现许多巨人的坟墓遗迹,其中两个挖掘点各发现了长度为1.2米的大腿骨化石,此化石在解剖学上的特征和比例上都与人类大腿骨相符。而美国加州的H.K.先生则声称他曾亲眼目击巨型大腿骨的出土过程。这根大腿骨的主人推测身高应该有4.2~4.8米左右,身宽1.8米。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的大型人骨出土报导。
在美国德州的PauluxyRiver也发现了巨大的人类脚印,最大的有65公分长,估计身高为4.8米。
以禅调心解剖自心的法宝学会灭除内毒的法药省察自心常思己过恢复本来的清净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s/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