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环球视角·活力中国高峰论坛暨第六届环球总评榜·城市榜发布典礼”在北京举行。
《环球时报》隶属于人民日报社,在世界个国家和地区驻有多位特派、特约记者,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新闻报纸之一,结合自身资源整合中文版、英文版、环球网、英文环球网多媒体传播平台,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打造了中国第一份体现国际视角的"环球总评榜"。旨在评价我国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中的得与失,表彰在国际舞台上有良好表现的中国力量。南宁
凭借过去一年精心打造旅游环境
旅游特色等方面做出的出色成绩
获评
“年度中国最美特色旅游目的地”
也是广西唯一入选的城市
年度
中国最美特色旅游目的地
北京
深圳
杭州
昆明
三亚
成都
南宁
洛阳
烟台
宜昌
南宁为什么能获得此荣誉
旅游君觉得是因为以下的原因
↓↓↓↓↓↓
南宁简介
南宁,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充满诗情画意的南国名城。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常年绿树如荫,花果飘香,被誉为“花园城市”、“中国绿都”。这里融南亚热带自然风光与现代园林城市的风貌为一体。
极具亚热带风光的南湖公园、满载着民族风情的民族文物苑、常年苍翠的青秀山风景区、犹如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首府的大地上的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及被誉为壮族圣山的大明山和天然游泳池的泉水湖:灵水,使之散发着无穷的南国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
南宁文化
壮族
壮族是南宁的土著民族,其先祖是古代我国南方百越族的西匝、骆越两个支系。壮族历史悠久,是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他们能够唱出最美丽的山歌,传说中的刘三姐身上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喜唱山歌、勤劳智慧的形象。在漫长历史中,壮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人民不断融合,团结友好地生活在祖国的南部边陲。
歌海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壮族人民历来都有唱山歌的习俗,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在这一天许多壮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或以歌定情,或以歌会友。
南宁特色美食
老友粉
老友粉是广西南宁的本土美食,于年入选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为广西"三大米粉"。南宁人认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着开胃,冬天吃着驱寒。老友粉是当地没有阶层分化的小吃代表,非常具有民生气质。这种粉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宁小吃的独特风味之一。
南宁酸野
南宁有句俗话称“行人难过酸野摊”,即将“酸野”描述得维妙维俏。制作是采用当地物产木瓜、萝卜、黄瓜、莲藕、椰菜、菠萝等时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开胃。
粉饺
是用糯米粉蒸熟作皮,包上肉馅蒸熟,蘸酱、醋等调料食用的一种小吃,当地人称为粉饺。馅心除猪肉碎外,还有马蹄或凉薯、莲藕等,别具风味。
炒螺
南宁人非常爱吃炒螺,长的短的,圆的尖的,各式各样的都有。在北大桥底,人们围着小圆桌坐在矮凳上,一小碗炒螺三块钱。汤螺先把姜、酸笋等切成小块碎末后与骨头汤一起煮,吃汤螺,除了吃螺肉,更重要的还得喝一碗螺汤。
柠檬鸭
不管爱与不爱,外地人到了南宁,柠檬鸭往往是一道不容错过的菜;即便是南宁人,不管年少或者年长,柠檬鸭也常是他们寻求地域归属感的心灵安慰。南宁柠檬鸭,酸酸甜甜,味道就是不一样。
南宁旅游特色
南宁特色街道与街景
在每年的2-4月左右,南宁市白沙大道上木棉花盛开,是南宁十分受欢迎的景观大道之一。还有三角梅,每年的花开时节,怒放的三角梅盛开,美不胜收!
壮族与“歌海”
壮族是南宁的土著民族,其先祖是古代我国南方百越族的西匝、骆越两个支系。壮族历史悠久,是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他们能够唱出最美丽的山歌,传说中的刘三姐身上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喜唱山歌、勤劳智慧的形象。壮族人民历来都有唱山歌的习俗,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再来看看南宁的代表性景区有哪些吧
↓↓↓↓↓↓
南宁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景区山势雄奇秀拔,林木青翠,风景宜人,为古代邕州八景之一,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称,被誉为“南宁绿肺”。景区内拥有全国最大的苏铁园、棕榈树、热带雨林大观园、龙象塔、凤凰头、观音禅寺、大雄宝殿、东盟友谊长廊、兰园、广西珍贵树种展示园、广西学生军纪念牌、董泉等景观。
四季花卉:
春—玉兰花、兰花、桃花、朱槿花、三角梅、石斛花
夏—荷花、睡莲、朱槿花、三角梅
秋—桂花、兰花、异木棉、朱槿花、三角梅
冬—茶花、梅花、朱槿花、三角梅
-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s/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