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7日,魏永康之妻付碧在某论坛发表讣告,称时年38岁的魏永康于年月9日因突发疾病与世长辞。魏母曾怒骂恨不得让他去死又忏悔都是自己害了他,这位曾经4岁学完初中课程,7岁成中科院研究生,20岁遭学校劝退的“神童”背后有着另一面失控的人生。
说起魏永康这个名字你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他的经历你一定听过。
他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最著名的“神童”之一。出生于湖南华容县的他,据说2岁就熟练掌握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课程。
当然,这一段经历缺乏验证,但是他8岁就进入县重点中学读书,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也足以证明他天资聪颖。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没能在中科院完成学业,仅仅三年被劝退。他的事迹曾经一度引发大家对教育的思辨。
?????
第一次“神奇”表现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岁3个月时,母亲曾学梅就开始教他写字。
年2月,3岁的曾学梅把岁6个月大的魏永康带到自己的单位饮食公司。
“你会写字吗?”一个员工逗着还不怎么会走路的魏永康。
正在地上爬来爬去的魏永康点了点头。
“你写字,每写一个字,就给你一粒花生米。”说着,他向魏永康晃了晃手中的一把花生米,顺便给了他一粒。
魏永康从最简单的“人”字开始,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
大人们沸腾了。?
这是魏永康人生中的第一次“神奇”表现。两岁时,他已经能够掌握多个汉字。“神童”的称呼就此传开。
2突然就不神了4岁时,魏永康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99年0月,年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当年,湖南省内媒体报道了这个小县城中的“神童”,“华容神童”进一步升级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
魏永康在学习方面的天分和智商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上中学后,获得了各类的奖状和证书,“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响亮。
但“神童”的背面,魏永康还有另一面人生。
在一年级开学的头三天,他上课总坐不住,多次跑出教室。校长根据他的学习情况,特意安排他读五年级。
但在五年级,他还是上课乱发言,甚至离开座位,到别的同学课桌上乱翻书本与作业本。
勉强过了6天,校长抱着魏永康,将他退回家。当时,魏永康哭得非常伤心。
初一是魏永康过得较为舒心的一年,由于班主任的耐心教学和关心,他与同学们相处比较融洽,成绩也遥遥领先。
在升初二时,校领导与班主任老师决定:给魏永康再跳级,直接读初三。
此后,魏永康陷入被同学欺负的状态。曾学梅说:“有的同学别有用心地排挤永康,变着花样让永康受老师的批评与处罚。”
进入高中,魏永康依然常被欺侮,常常莫名其妙地被人踢一脚,也时常头上无故被弹痛。
他背着父母哭,曾学梅在早晨叠被子时常发现被头、枕巾湿湿的。
??
年,3岁的魏永康以总分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年纪最小的少年大学生。?
2年5月,7岁的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可没有人想得到,魏永康的“神奇”在中科院戛然而止。
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我当时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学梅说。她来到北京后,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她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3倾尽一切的母亲和东方“神童”
“神童”魏永康由母亲曾学梅一路亲自培养长大。
曾学梅是湖南邵阳人。年恢复高考时,许多家乡的同学、老师都来信,让她回去报名参加高考,但那时,她已经结婚。尽管放弃了高考,曾学梅还是坚持每天学习,特别是在儿子出生之后,她开始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影响儿子。
曾学梅学习时,喜欢将需要记住的东西写在墙壁上。魏永康也继承了这种方法。在他房间床边的墙面上,写着“睡觉之前看此墙”。下面则是些需要记住的公式。
从魏永康8岁上中学开始,曾学梅就开始了她的陪读人生。99年,在中学领导的安排下,曾学梅在学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年,曾学梅从百货公司下岗,更加专注地将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曾学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魏永康自己曾说,小时候妈妈总是把他关在家里看书,从不允许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他,妈妈都说他不在家,担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周围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他。
4没有母亲照顾,他失控了
年9月,魏永康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湘潭大学。曾学梅强烈要求陪读。考虑到魏永康年纪确实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学校特地安排曾学梅做勤杂工补贴家用,还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
大学毕业,到了中科院,母亲无法照顾了,魏永康突然“失控”了。
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
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因为没写毕业论文,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年7月,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曾学梅当时恨不得让他去死。
丈夫魏炳南骂她说:“孩子压力已经那么大了,你还这么骂他,是火上浇油!”?
“他都这么不争气了,他去死!我还管他!”曾学梅说。?
自此之后,她和儿子几乎不怎么交流了。
5天才的跌落和对抗
从中科院退学后,魏永康之后的求职和求学一路坎坷。
年0月,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邀请他去上班。由于生活的“不适应”,他辞去工作。
此后,魏永康曾在深圳、南京等地工作。在辗转求职的过程中,他还曾参加过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但最后没有成行。
魏永康一度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整整39天。
魏永康用了近元钱,跑了6个省市,先后去了杭州、宁波、舟山、上海、郑州、茂名、湛江等地玩。到玉林时,魏永康把剩下的钱弄丢了,落了个身无分文的境地。最后,还是警察将魏永康带回到了曾学梅的身边。??
“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对他也太狠了。”曾学梅说,魏永康的这次出走正是因为挨了母亲的打,“是我的错,真的全部是我的错,他后面的这一段错都在我,全部都是我的错。我真是太对不起他了。”
曾学梅开始教儿子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我心想,他将来长大离开我,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不晓得他已经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
年,魏永康重振旗鼓,报考了湘潭大学物理专业硕士,虽然由于英语成绩没过线而遗憾落榜,但他的生活却步入了正轨。他结识了妻子付碧,于年结婚,并育有一儿一女。
魏永康妻子付碧分享的亲子合照
曾学梅此前曾说:“我现在最怕别人问我:‘你家永康怎么样了?’”她说,每当听到别人这么问她,她都会避而不答,直接找理由离开。当下雨天碰到迎面而来的熟人时,她会将伞斜着挡住自己,只因怕人问起儿子魏永康的近况。
在孙子和孙女面前,曾学梅被禁止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你爸爸在你这个岁数,已经……”
据他们的亲戚说,魏永康和付碧也不让曾学梅插手孙子孙女的学习,只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魏永康曾以“普通江”等网名在互联网论坛留下过踪迹,被网友简称“小普”。付碧也曾公开表示过魏永康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不懂人情世故,没有自理能力的“神童”了,而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魏永康终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只可惜太短暂了。
不少网友表示,他的短短一生就经历了别人一辈子无法经历的事。
也有网友认为可惜,早已被安排的天才人生。
6“魏永康的母亲们”一直都有看完魏永康的“加速人生”,从“神坛”跌落“凡间”,不免令人唏嘘。正如20年前给我们的教育警示一样,今日再看到他的新闻也是如此:
如果他的妈妈能早点学会放手,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而生活中,不止一个“魏永康”,更不止一个“魏永康的母亲”。
6年前,有一则新闻震惊网络:
一位留美双料女博士,因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极度缺乏,被企业辞退后无法继续申请签证延期,最终沦落街头。
被遣返回京时,随身携带的只有一盒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片。
这个女生从初中起就被一路保送,北大毕业后又一路读到博士后。
面对询问,她反复说着一句话:
“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
其父母也坦言:从不曾让女儿做过任何家务。
万事都讲究均衡,一个人纵然成绩再好,不会社交、无法自理,也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正如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所说: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7“神童”的另一种成长路径
近年来涌现的一些“天才少年”,也让公众看到了“神童”的另一种成长路径:
3岁上浙大的“天才少女”陈舒音,“没上过补习班,父母也没有额外辅导”,从小就是遵从自己的兴趣学习;
五年级拿美国奥数金牌、七年级拿澳大利亚数学奖的“数学神童”叶丰硕,坦言学习奥数是为了兴趣爱好,“玩不玩竞赛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学得尽兴,玩得尽兴”;
26岁破世界难题的中科大数学家陈杲,其父发现儿子的数学天赋后,让儿子放弃一些学习项目,怕儿子受到标准化作业的影响……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自由发展或许才是“神童”的成长之道。“神童”不是刻意造出来的,顺其自然,孩子才能如有“神”助,最大程度发挥出潜能,做最好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的教育不能简单复制,但基本的规律和原则具有借鉴意义。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呵护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适用于每一个孩子。
昔日“神童”去世,惋惜之余,如何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是留给所有父母的一道思考题。
扫描下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s/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