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瓦努阿图 >> 瓦努阿图文化 >> 正文 >> 正文

携手创新共促发展丨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抗

来源:瓦努阿图 时间:2021/4/3
医院李进教授当选为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与肿瘤临床实践相互结合,解决行业内药物研发企业和临床脱钩的现状,优化我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资源,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决定成立中国药促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年0月8日,中国药促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抗肿瘤创新药物临床研究高峰论坛在沪顺利召开。

大会合照

群策群力,中国药促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仪式

在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冯岚的主持下,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随后,介绍并表决审议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及正副秘书长,并颁发证书。

冯岚秘书长主持

医院李进教授当选为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医院朱军教授、医院沈琳教授、中医院石远凯教授、医院周彩存教授、医院张力教授、信达生物制药俞德超博士、上海复星医药回爱民博士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医院蔺强教授当选为秘书长,医院薛俊丽博士当选为副秘书长。来自全国6位相关学科专家当选为常委。同时,中医院孙燕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医院于金明院士、医院秦叔逵教授、医院吴一龙教授、江苏恒瑞医药孙飘扬董事长共同担任专委会顾问。

证书颁发仪式

2现场致辞与工作计划介绍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宋瑞霖会长首先热烈祝贺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成立。中国药促会发现当前企业科技转化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动力,基于更好地联系创新药物企业与临床专家学者,共商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这样的初心,发挥平台与桥梁作用,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决定成立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希望在专委会与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为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的规范化与创新性搭建更好的平台,助力我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肿瘤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宋瑞霖会长

当选首届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进教授在会上表示了激动心情,并表示将在药促会带领下将我国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做得更好,推进我国抗肿瘤新药创制。在李进教授的带领下,与会的各位委员参与并热烈讨论了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

李进教授

未来两年,专委会发展重点和计划如下:

、汇总分析抗肿瘤新药研发市场数据,推进中国创新药研发进程

中国的抗肿瘤新药研究起步较晚,但扩张速度快。目前新药研究市场面临的资源分配不均匀,尤其是创新水平低、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药研发资源的拥挤和浪费。专委会的成立,计划对我国抗肿瘤新药研究市场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每半年发布一次“肿瘤药物研发市场分析和预警报告”,尽量减少、避免同质化竞争,优化新药研发资源,加快我国不同靶点、不同机制的新药研发进程和上市。

2、加强抗肿瘤新药研发企业与临床研究单位的合作

我国抗肿瘤新药研究的模式目前拷贝国外模式居多,包括开发新药的靶点、治疗策略等,而根据我国实际临床需求、病人实际情况开展的临床研究为数较少。因此,专委会的成立旨在加强制药企业与临床的密切合作,从临床实际客观需求、我国肿瘤患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与药物研发企业沟通,制定适合中国本土的抗肿瘤新药研发策略和方向,以更好的惠及中国的肿瘤患者。

3、加快源头创新,提高我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质量

如上所述,我国新药研发仍面临着新药临床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而且,诸多在研的药物,仿制药物、跟风研究居多,源头创新药物仍较少。为此,专委会将特别加强在基础研究、转化研究等临床前研究,根据临床实际需求,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快源头创新。同时加强新药临床研究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我国新药临床研究质量。最终,能够提升我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的整体实力,加快新药研究和上市。

多方合力促进我国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开展,携手同行共筑中国创新药物发展之路

在随后的会议交流环节,特别邀请到多方代表,分别从政府部门、研究者及企业家角度,通过不同维度畅谈我国创新药研究的挑战和问题。

从药监部门角度看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挑战和问题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杨志敏部长在报告中综述了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现状以及在药品审评方面的考量。她指出当前全球抗肿瘤药物研发活跃,我国IND申报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其中抗肿瘤药占比达45.3%。但不可避免,抗肿瘤药物研发当中也面临以下方面的问题,包括创新力不足,基础研究有待加强;转化能力有待提升;缺乏新药研发的整体思考能力;缺乏创新性临床研发思维。

在审评考量方面,会思考新药研发解决什么问题?答案其实就是以患者为核心,需求从患者中来,服务到患者中去。展望未来,希望能够加强基础研究,科学是创新研发的基石;切实加强多学科合作,提升机制保障能力;提升新药研发的系统思维能力;以药物为核心转变为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思维;加强学术界、企业界与监管机构的良好沟通交流。

杨志敏部长

2临床专家

医院李进教授作为具有丰富临床研究经验的主要研究者,从研究者角度阐述了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创新之路。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实体肿瘤药物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抗肿瘤新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仿制走向创新的艰难过程。而当前推进新药创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产业发展、支撑服务医改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国家战略,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李进教授也分析了当前中国新药创制存在的问题,国外研究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wh/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