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频临破产的柯达,终于拿到了一张政府支持的转型船票,然而,其是否能如愿引领原料药产业链回流美国颇受质疑
图/Unsplash文
《财经》特派美国记者金焱记者孙爱民
编辑
王小
疫情期间出入受限的美国人,找到了新归宿——通过零佣金的罗宾汉交易平台加入华尔街的资本狂欢。至5月,该平台大约有万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新开了账户。
7月底,这些寻找猎物的散户们眼睛亮了。世界最大影像产品与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胶卷大王柯达(NYSE:KODK)成为围猎的目标。
根据Robintrack的数据,在24小时的时间内,超过6万名用户将柯达股票添加到其投资组合中,使其成为迄今为止在这个最受千禧一代喜欢的交易平台上最烫手受欢迎的股票。
美国东部时间7月28日,柯达宣布将建立柯达制药公司,根据美国《国防生产法案》(DefenseProductionAct),公司获得7.65亿美元的美国联邦政府贷款,以帮助加快美国国内药物的生产,降低美国对他国药物来源的依赖。当天,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柯达股票涨幅达到%,创下两年半的新高。
柯达股价7月24日收盘时仅2.1美元,贷款消息公布前一天,7月27日,柯达股票已开始上扬。但柯达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吉姆·科伦扎后来否认内部消息提前外泄,他说,“企业员工早在一周之前便已知晓贷款,且他们明显到最后一刻都守口如瓶”。
数据分析公司AhanAnalytics,LLC创始人杜鲁·阿哈诺图(DuruAhanotu)对《财经》记者指出,“柯达股票表现的独特之处在于,新闻发布后的第一天同第二天相比,股票的收益很小。我可以理解第一天消息带动的价格上涨,但第二天的柯达股票价格涨幅更大,并且没有什么新消息出来。通常,股票价格会在第一天重要新闻公布后的收益中定价,之后获得的收益会更有局限性。”
柯达股价一路飙升。7月29日盘中触发20次熔断,股价一度飙升至每股60美元,市值达14.5亿美元,创下了该公司有史以来的最佳单日涨幅。
科伦扎的个人净资产截至7月29日增加万美元,而他年上任之初所获股票期权在年7月前尚一文不值。科伦扎一个月前曾增持近5万股柯达股票,截至6月23日,共持有65万股柯达股票,贷款消息发布后升值万美元。这也被质疑涉嫌内幕交易,当被问及公告前的大量交易是否表明交易被泄露时,科伦扎表示他不知道。
回想柯达上一次,即5月12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分析师们甚至都没有问过问题。阿哈诺图推测,分析师甚至可能都没去参加柯达的财报电话会。过去一年,柯达的股价都徘徊在1-2美元区间,市值仅在1亿美元左右。疫情期间,在投资者的股票分类中,柯达几乎是属于注定要再次失败的一类。
然而,多次频临破产的柯达终于作为本土企业借美国原料药生产危机之时,拿到了一张政府支持的转型船票,继而引发一场资本的狂欢,唯独没有人问,全球制药业需要一个柯达吗?或者可问,柯达能引领原料药产业链回流、取代中国药制造吗?
第一大单贷款
是什么促使特朗普政府选中柯达生产原料药?
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说:“柯达能够以既有成本竞争力又环保的方式制造原材料。”而华尔街分析师阿米·法迪娅则告诉投资人,美国非专利药物行业“强手如云”、竞争激烈,政府选投柯达而非更有经验、“家底更厚”的制药商,“让人费解”。
高光灯下的柯达不但吸引来了投资者,也引来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
知情人士表示,SEC的调查仍处于早期阶段,该调查的重点是柯达如何向政府披露该交易。
此前报道称,柯达于7月27日向罗切斯特本地记者发布了有关这笔贷款的消息,一些新闻媒体发布了相关消息,但随后应柯达的要求将其删除。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Warren)当地时间8月4日呼吁SEC调查特朗普政府公开宣布与柯达达成交易之前发生的交易。
除了利益关联的猜测,人们倾向于相信,像柯达这样的老牌影像公司,转型制药行业有天然的契合,利用疫情扶持没落的美国制造业巨头,既有制造业重振的考量,也有重修美国本土药品供应链的考量。
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表示,他越来越担心美国在药品生产的关键材料上对外国的依赖,美国目前正在考虑为大约30家公司提供资金,以抗击新冠病毒。
科伦扎在一份声明中乐观的表示:“通过利用我们充裕的基础设施、在化学品制造方面的深厚专业功底,以及创新传统,柯达将在恢复美国制药供应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科伦扎还预测,“制药最终可能占到柯达业务的30%—40%。”
更多的指向则藏于柯达之外。
这笔7.65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贷款,来自美国的“发展银行”——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具体到柯达的贷款,业内人士指出是为支持柯达制药的上市。
柯达方面则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c/1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