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一直强调藏锋,就是要将自己的锋芒内敛,以免才气外露遭到他人嫉妒最后死于非命。中国自古以来的天才有很多,有着神童的称号的更是多如牛毛,比如战国时期的神童甘罗,年仅12岁就当上了相当于宰相的上卿。北宋宰相司马光小时候机智地砸烂水缸救下小伙伴,明朝首辅张居正在2岁的时候就能够识字,让其叔父惊讶不已。
三国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个时代文臣武将辈出,他们或是出谋划策,或是战场拼杀,都给后世人留下了极为精彩的故事,如果要说起三国的谋士武将,我想很多人都会列举出大量的例子,比如谋士就有曹魏的郭嘉、程昱、贾诩、司马懿、荀彧、荀攸等等、蜀汉的诸葛亮、庞统、法正等。吴国的周瑜、张昭、鲁肃等。
而武将更是如数家珍,诸如关羽、张飞、张辽、许褚、吕布、太史慈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在此众多的谋士之中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小谋士,他曾经为了曹操献上十条计谋,曹操用了一条就攻破了城池,这让曹操大为惊讶,可是最后还是赐死了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神童的名字叫做周不疑,生于公元年,是刘表手下刘先的外甥,少有异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由于史书之中关于周不疑的事迹很少,所以我们也无从得知他到底在哪些方面展现了这份令人称道的才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周不疑的名声已经传到了曹操的耳中,公元年曹操率大军进攻荆州。
刘表幼子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听闻周不疑是个神童,就把他带到了身边,曹操第一次见到周不疑的时候就很是喜欢这个孩童,希望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不过周不疑婉拒了。不久之后,宫中飞进来了一只白色的麻雀,曹操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于是将让手下的文人骚客们写诗作赋来称颂这一情景。
此时曹操将纸笔递给了周不疑,周不疑挥毫之间就做好了一篇文章,曹操读完以后非常的赞赏,在心里暗暗感叹周不疑的才智,当时曹操的爱子曹冲也十分的聪明,曹操非常的喜欢这个小儿子并有意让曹冲来继承自己的位置,所以就把周不疑留给了曹冲当做玩伴,也为曹冲日后留下一个重要的心腹之臣。
两个神童在一起相处的非常的融洽,这也是曹操乐于见到的景象,后来在曹操攻打柳城的时候,久攻不下,于是曹操就问自己手下的这些谋士有什么好的计策能够攻下这座城池,当时的周不疑就向曹操进献了十条计策,曹操只用了其中的一条,柳城就被攻下来了。《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八云:曹操攻柳城不下,周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
就是这样的一个神童却在后来遭到了曹操的猜忌最后被刺杀于府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曹冲在公元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只有13岁。当然了这也是曹操自己造成的后果,由于误杀了华佗,导致没有人能够治好曹冲的病,所以曹冲就只能病死了。
曹冲死了,那么周不疑的存在就显得很是多余了,要论才智,周不疑绝对是最顶尖的那一类人,比之于贾诩还有司马懿也毫无逊色,曹丕的手段没有曹操那么狠辣,曹植的话又过于浪漫,总是放浪自己,曹彰一介武夫,更别提能够驾驭周不疑了。于是曹操感慨只能给周不疑留个全尸了。
所以曹冲一死,曹操就想要处死周不疑,以免给曹家未来造成大的祸害,而曹丕抱着爱才之心还向曹操谏言不能够杀害贤才啊,没想到曹操训斥曹丕道:“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就派刺客将其杀害了。只不过杀了一个周不疑,后世曹家的天下还是被司马家给夺去了,有些冷幽默的味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c/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