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瓦努阿图 >> 瓦努阿图简介 >> 正文 >> 正文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医药创新源头创新与早期

来源:瓦努阿图 时间:2021/8/17

近日,「BIONNOVA生物医药创新者论坛」在上海召开,近千名医药同行出席,分享前沿报告,洞见医药创新趋势。泰格医药亮相该会议现场,首席科学官杨见松博士、真实世界研究负责人孙丽霞女士亦受邀出席大会,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和分享了当前中国医药创新的挑战与机遇。

源头创新与早期临床开发能力仍是挑战

杨见松博士主持了大会的临床前及临床研发论坛,并接受了大会的特别专访。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展速度也是前所未有,众多优质新药获批上市。但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真正的原研创新药数量还不够。他表示,国内的医药创新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从源头上找到好的靶点,做出更多真正意义上的原研创新药。

此外,国内的创新药研发的另一大挑战在于早期临床开发。在临床研究中,通常把I期和IIa期试验合称为早期临床开发,它的主要作用是剂量探索和适应症的探索,也就是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探索,为后期临床开发(IIb期和III期试验)的剂量选择和适应症选择提供依据。

过去,国内药企主要从事仿制药的开发,另一方面,国际大公司把它们的品种引进到国内,通常在国内做的是III期临床试验,虽然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为国内培养了一大批临床试验的人才,但是国内的早期临床开发经验还相对不足。

对于如何提升国内的早期临床开发能力,杨见松博士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人才。由于早期临床开发(I-IIa期)跟后期临床开发(IIb-III期)相比,更加灵活多变,并且需要动态分析数据,对临床开发思路和试验设计及时进行调整。初创Biotech公司,往往以化学或生物背景的人才为主,所以需要引进熟悉早期临床开发的人才,或者依靠有经验的CRO,才能让临床开发少走弯路。

第二是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桥梁。转化医学是个连续、双向的研究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生物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剂量探索,替代临床终点以及人群富集/排除。最新的国外数据表明,借助生物标志物能够大大提高临床开发的成功率。

第三,借助定量药理等工具。定量药理(pharma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jj/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