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瓦努阿图 >> 瓦努阿图历史 >> 正文 >> 正文

自由之路关于迷信

来源:瓦努阿图 时间:2018/1/19

▎全文字,阅读时间......不知道▎

太平洋西南部有一个小国瓦努阿图,是一个群岛国家。二战时,美军曾经在其中一个小岛上驻扎,打完仗以后美军就撤离了,但小岛上却从此出现了一种新民俗。

就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岛上的土著居民们就会在身上用红色颜料写上USA的字样,然后扛起木棍做成的假枪,郑重其事地在岛上列队行军。这些岛民还用木头做了一些奇怪的眼镜戴在脸上,盯着树叶翻来覆去地看,还用木头和干草做了一架假飞机当作图腾。

一开始,学者对这种奇怪的民俗很不解。深入了解以后发现,原来这些岛民在当年驻扎的美军那里看到:美军士兵平时从来不打猎,也不采集,仅仅把一个奇怪的东西戴到脸上(眼镜),然后不停地翻阅一些白色的薄片(作战文件),天空中就会出现一些钢铁巨鸟(美军运输机),源源不断地送来生活物资。还有一些像山一样高的钢铁巨船(美军运输船),带来更多岛民见都没见过的东西。

所以土著居民认为,钢铁巨鸟和巨船都是神明,而美军士兵戴眼镜、翻阅文件等行为其实是在向神明祈祷,祈求神明赐予他们物资。岛民们便也效仿这种「祈祷」,希望也能像美军士兵那样得到源源不断的「神赐」礼物。

几十年时间过去,美军没有再回来,但是岛民们依然坚持进行这种祈祷。他们相信,早晚有一天,神明会再度降临,给他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物资。

看到这个趣闻,大家想必都会笑出来。这些岛民的「祈祷」当然不会有任何结果,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太可笑了。

1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嘲笑这些岛民,是因为我们对美军及其物资补给过程很了解。但瓦努阿图的岛民对此则几乎一无所知,美军的运作过程,对他们来说完全是未知世界。

那问题就来了,当同样面对未知世界时,我们和瓦努阿图人的表现会不同吗?

答案是:没什么不同。

哲学家波普尔有一个理论叫「认识论」,是研究人类是怎样认识和理解世界的。

在波普尔以前,人们把理论分为真理和谬论两种。有人认识到真理,有人得到的却是谬论,经过一番斗争,真理终将战胜谬论。这个斗争史,就是人类知识发展史,或者说是科学史。

但是波普尔却指出,不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不是这样的。所有的理论,其实都只是猜想,是人们对某种因果关系的猜测。大家看到两个现象总是先后出现,就猜测,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吧?把这种猜想系统地记录下来,就成为理论。比如人们天天看到日出日落,就猜测,太阳是在绕着地球转吧,这就是地心说理论。

瓦努阿图人认识世界,同样也是采用这种方式。他们看到美军士兵做这做那,然后天上海上就来了庞然大物,运来各种好东西。他们完全有理由猜想,美军士兵的举动,和运来好东西的庞然大物之间,有某种因果关系吧。既然如此,他们仿效美军士兵,也做出那种动作,岂不是同样可以招来带着好东西的庞然大物吗?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鸽子试验」。斯基纳把鸽子放到一个箱子里。箱子里有食物分发器,每隔15秒落下食物。然后就观察鸽子的行为。

几天后,实验结果出来了,在每次间隔的15秒没有食物的时候:

一只鸽子总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

一只鸽子总是用头撞箱子的某一个固定的地方

......

斯金纳的那次试验放了8只鸽子,其中6只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奇怪习惯。

鸽子的行为与获得食物没有因果关系,但鸽子还是这么做了,就好像它们这么做了,确实就会得到食物似的,鸽子变「迷信」了。

斯金纳就是用这个实验来解释人的迷信行为的原理。

2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得迷信呢?

在对未来高度不可预测,而且成功和失败的反差极大的情况下。

有的运动员会在比赛的时候,穿一件旧运动服,原因是当初他第一次赢得比赛的时候穿的就是这件,他认为这件衣服对他有特殊的意义,可以继续给他带来好运气。

按理说中国的官员都是唯物主义者,不存在迷信这回事,事实并不是这样,和运动员一样,公务员这个职业竞争也特别激烈,能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始终是少数。你真要说他们之间差距有多大,还真说不好,有时候能力甚至没有运气重要。

这些职业输赢反差极大,赢了就会获得无限荣光,输了就一无所有。在短时间增强能力无望的情况下,不如为自己增加运气的做法,也算是一种理智的做法,万一好使呢?

现在街边还有算命的,有时候遇到发现他们生意还可以。很多寻求算命的人大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己难以下决定。有的人是工作上有烦恼,未来是升职加薪还是原地踏步的反差很大;有的是面临婚姻问题,找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从此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是遇到不合适的人不但让自己付出了大好青春,还背负沉重的家庭责任,这中间的差别也很大。

为什么沿海地区都有海神庙?在以前,出海捕鱼或者做贸易是很危险的,在满载而归和遇到海啸九死一生之间,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人们会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

在我们传统的习俗里,会有很多禁忌,比如「本命年忌」,人们在本命年的时候会穿红内裤。没有人能证明不穿红内裤就一定会倒大霉,但是穿了以后保平安,和不穿会倒霉之间,人们当然会选择最省事的那个,毕竟没有人想让自己惹麻烦。

3

假如神真的存在,他可能每时每刻都在接收这些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我会好起来吗?

人为什么会迷信?

因为人需要安全感,而安全感来自于确定性。如果未来并不确定,人们就会恐惧,没有人喜欢失控的生活,这是印刻在人基因里的本能。

一个人在出门上班前看一下星座运势,心理就有了安全感,一天上班都安安心心的。算命也是一样,让人对未来有个大概把握,可以节省很多精力。

宗教也是,这个世界错综复杂,未来不可捉摸,有没有什么东西能照亮我前行的路?于是,宗教就应运而生。宗教说:只要你按照我的方法修行,你就想趋利避害,就能修来生。

一件事只要有了行动攻略,再苦再难都会让人看到希望。人们最害怕的是对未来一无所知,一幅错误的地图也好过没有地图。

宗教和迷信如果用现在的科学体系来解读,会看到无数的漏洞。但是说到抚慰人心,赋予人生意义方面,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宗教。

很多时候人在占卜前就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在巨大的人生选择面前,自己难以下决定,所以需要别人帮自己一把。

有需求就有供给,于是,各种提供咨询服务的人应运而生。

在古代有算卦,其中有烧乌龟壳的,有撒铜钱的,有用竹简的;也有看手相和摸骨的。这其中的专业书籍包括《易经》、《推背图》等等。

国外的有塔罗牌、十二星座。

现在这种情况是不是少了呢?恰恰相反,是更多了。很多老派的算卦方式不但保留了下来,反而与时俱进,催生了更多新的算卦方式。

比如的九型人格、性格色彩、大五人格理论,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心理学就是算卦的代名词。

4

你是一个非常体贴的人,总是及时帮助别人。

但是也有一些时候,你会发现你有一点点自私。

有时候你太忠于自己的感受以至于会暴露过多的自己。

你善于思考,并且对任何事情,在改变想法之前都希望看到证据。

如果你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你会非常小心,直到你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才会充满信心地行动。

你知道怎样做一个好朋友,你懂得训练自己,所以在别人看来你都在掌控之中,但其实有些时候你是缺少安全感的。

你觉得以上这些描述符不符合你的特点?如果是,恭喜你,你中招了,因为这些描述适用于每个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做「看不见的大猩猩」。

实验要求被测试者看一段视频,并记住视频中的人们传球多少次,时间很短,只有一分多钟。在视频中,有一个人装扮成大猩猩在背景后面跳来跳去。然而在观看结束之后接受提问时,至少有一半的被试没有看到大猩猩。该实验后来在全球范围内被重复了若干次,结果十分一致:至少有一半的人没有看到影像资料中出现的大猩猩。

这个经典实验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的认知盲区,这种盲区会体现在视觉、知识、性格、逻辑等方面。

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们只看得到自己想看到的。

当人们看到一段性格描述,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人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

比如前面开头说的一句:你是一个非常体贴的人,总是及时帮助别人。你一想,没毛病,自己确实帮助过人。

接下来一句:但是也有一些时候,你会发现你有一点点自私。自己一想,也对。

问题是,每个人都帮助过人,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时候,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下,人们的表现不一样罢了。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提出,试验证明:每个人都会很容易地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巴纳姆做过一个实验,他首先给全班学生发下问卷调查,说要对他们进行性格分析。学生们兴冲冲地填好了问卷,一周之后,针对每个人的性格分析报告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学生们一读,纷纷表示这说的就是我自己,分析的实在太准了!而事实上,所有人拿到的报告都是完全一样的。

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比较相似的,随便写个性格分析总能有几句说到心里去,拿起报告来都非常期待看到别人评价自己,这几句话就被突出出来了。不管你说的是啥,只要你说的是关于「我」的,我就很乐意对号入座。

这就是为什么自从看了心理学的书,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生病了,这年头你要是没点心理疾病,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人们觉得算命很准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会主动迎合某种预言,使自己的行为和预言的情景相符合。

拿星座来说就是,你看到一个性格描述以后,就会认为自己符合这个描述,并且在以后做事的时候会更偏向这个描述。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仔细的人,那你做事也会更仔细,而你一旦觉察到自己更仔细,你对这个性格描述就会加深,然后在自己的心里说一句:我果然是个仔细的人啊!

换句话说就是,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个预言是正确的。

这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叫「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自证预言」。

人们之所以觉得算命很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解释角度不同。

任何一句话,通过不同的解释,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不管是易经的三十六卦,十二星座,还是塔罗牌,你会发现它都不会有具体确定的结果,每一个结果都是模棱两可的。当然,这些人给出的理由是天机不可泄露。

如果你要创业,不知道能否成功,自己先算一卦,然后去《周易》中找对应的解释,比如你找到的是「潜龙勿用」。

如果你不想创业,那正好,《周易》告诉你,现在是你的潜伏期,不可贸然行动;如果你特别想创业,那也正好,《周易》说了,你是一条龙,创业之初,要小心谨慎。

等于说,不管你算的结果是什么,它都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算命还是有点用的,因为任何解读本身并没有错,对人的生存来说,信念往往比真相重要。

有时候迷信能不能「解决问题」并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解释得通」。

如果你去找人算卦,发现这个人居然用笔记本电脑给你算命,你会觉得这高科技和算命不搭调啊。

他就会给你解释一番:你不要小看我这个笔记本电脑,这里面也蕴含着神鬼莫测之机,是暗合周易之道的。不信你看,我这笔记本电脑不用的时候,一直合着,象征着混沌的宇宙;用的时候打开,象征着开天辟地,太极生两仪;而且显示器是亮的、键盘是暗的,这是阴与阳的对立;显示器是长方形的,键盘也是长方形的,加在一起一共八道边,象征着八卦。

就算你不信这个,听着是不是很像那么回事?本质上来说,算命赚的就是相信的人的钱。大家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

迷信和科学的区别在哪里?

关键就在于,科学是可以证伪的,而迷信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科学就是,我根据已知条件推断出来的结论,推不出来的我就承认我不知道。当然我的结论随时都在被推翻,但我很乐意,因为这意味着朝真理又迈进了一步。

迷信就是那些我不能证明我对,但你也没法证明我错的结论,所以才会有「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这些扯淡的话。

归根结底,这是两套解释系统。

如果我问你:明天会不会下雨?

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今天晚上没有星星,这说明乌云把星星遮住了,明天应该会下雨。

如果明天没有下雨怎么办?不怎么办!这说明自己预测错了,需要找出更多关于下雨的变量,继续改进。

如果是迷信的解释就是,明天可能是晴天,也可能是下雨。

这么说没毛病,绝对正确,但是这种说法等于没说,你一点有用的信息都得不到。要知道,一只不走的表每天还能对两次呢!

6

为什么很多迷信都难以打破?

一个原因可能是社会需要这些仪式。

比如说沿海拜海神,内地求雨仪式,这些都是人们在面临生死攸关的事情时无可奈何,需要一种形式来给以自己希望。一个不靠谱的希望,总好过没有希望。

第二个原因是,维护这套仪式的利益系统。

当任何一个社会系统能长久的运行下去,就会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既得利益阶层。

没有人愿意失去自己的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需要这套系统长久的运行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宗教都在宣扬「仁爱」,但对打击异端从不心慈手软。

如果有人想要改变这些,就需要跟强权对抗,就是在发动革命,而革命是要死人的。

第三个原因是,人们需要对未知的解释。

前面说过,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是希望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里获得安全感,宗教可以起到抚慰人心的作用。

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会有恐惧感,于是会幻想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在控制这个世界,虽然这样做依然会有很多未解之谜,但是至少这种恐惧的对象有了一个可以幻想的对象,这也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感。

如果有人要反对整个系统,需要逐个打破这三个限制:

第一,要否定自己生活的意义,要否定这个社会的希望,也就是进入整个社会动荡、没有希望的状况。

第二,要能反抗既得利益阶层,反抗权威。

第三,要能有一套理论,来反驳那个无法证伪的解释系统。

当然,这太难了。

7

在现在科学体系的发展下,宗教就有越来越多的漏洞暴露出来。

有一个人被神父带到教堂看画,画上是一群向神明发愿祈祷而逃过沉船灾难的水手。神父说:这难道不是证明了神明的力量吗?这个人的回答是:不过那些都祈祷以后被淹死的人呢?他们被画在哪里?

我们中国人在信仰神的方面还是很「务实」的,当然,也可以称为信的不「真」。

中国人对祭祀一直都有实用主义的传统:如果神灵保佑我,我就拿好吃好喝供养他;如果他吃我的、喝我的,却不保佑我,我就拿鞭子抽他。

历史上真有拿鞭子抽神像的传统,农耕时代经常要求雨,龙王如果不作为,就会挨鞭子。求雨的人甚至一开始就会语带威胁。

李白有个远房叔叔叫李阳冰,李白晚年还投奔过他。李阳冰在做缙云县令的时候遇到大旱,县令职责所在,要到城隍庙求雨。虽然是求神,但李县令把话说得很硬气:给你五天时间,必须下雨。如果五天期满还没下雨,我就拆你的庙!

城隍看来真被吓怕了,如期把雨下足。李阳冰于是把城隍庙恭恭敬敬迁到山顶,刻石立碑表示答谢。李阳冰还是一位书法家,这件事的前后经过,包括他一开始威胁城隍的话,碑文里全部写到,这就是书法界流传的「缙云县城隍庙碑文」。

我们无法想象基督徒会因为祷告没灵验就砸十字架,也无法想象佛教徒会因为同样的原因鞭打佛像、拆毁寺庙。但这就是中国最传统的宗教精神,神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服务不到位就该受到人民的审判和鞭笞。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

一个人在餐馆里,听到旁边有个大妈在打电话。电话那头是个女性,说了一堆自己的烦恼以后,表示想皈依宗教,但没想好佛教还是基督教。

大妈想了想说:要是我,我就信佛。因为我信佛的朋友们更有钱,信基督教的乡下穷亲戚太多。

8

由于对未知的恐惧,所以人们追求意义;由于对混乱的恐惧,所以人们追求秩序。

在宗教和哲学中,人们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宗教是平民的哲学,哲学是知识分子的宗教。

宗教发展到现在,在解释世界的作用上基本没有了,但是在安慰人心方面,却有强大的生命力。

现在的局面就是科学提供对世界的精准描述,提供世界的使用说明书,而宗教提供世界的意义,和对人的慰藉。

拿基督教来说,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教徒,根本谈不上什么信不信的问题,他们参加宗教活动仅仅是作为一个社会习俗。他能从教会活动里面获得人生的意义,获得慰藉,其实并不纠结上帝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上帝如何控制这个世界,上帝和物理学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

我们看看这段历史,似乎是科学一步步前进,宗教一步步后退,但是双方很少发生正面的冲突。有时候双方主动把《圣经》模糊化,有时候科学家假装信教,当然也可能是真信,有时候宗教主动避让。始终给面子,始终留余地,始终能找到台阶下,这就是妥协。

双方都是聪明人,讲究理性和克制,各自都有一定的妥协,耐心地等着力量对比的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有人都有安全感。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延伸阅读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林欣浩

王随风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s/1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