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士的品德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养育众世界的主!善果只归敬畏者。祝福、祝安安拉的使者(祈主福安之)及其眷属,以及圣门弟子和遵循正道者。安拉以正道和真教派遣使者(祈主福安之)。正道,是指真实的言辞和益人的知识;真教,是指使者(祈主福安之)所带来的教法。安拉说:“他曾以正道和真教的使命委托他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胜过一切宗教,即使以物配主的人不愿意。”(61:9)安拉派遣他为精灵和人类、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男人和女人的使者(祈主福安之),派遣他是为怜悯世人;他是敬畏者的典范,他给人们教授教门,阐明成功的途径和毁灭的因素,以伊斯兰委托为他的使命。安拉说:“安拉所喜悦的教门,确是伊斯兰。”(3:19)安拉派遣他倡导美德和善功,禁止恶习和劣行。安拉说:“我只派遣你为全人类的报喜者和警告者。”(34:28)又说:“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21:)又说:“你说:‘众人啊!我确是安拉的使者,他派我来教化你们全体;天地的主权只是安拉的,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能使死者生,能使生者死,故你们应当信仰安拉和他的使者,那个使者是信仰安拉及其言辞的,但不识字的先知—你们应当顺从他,以便你们遵循正道。’”(7:)这就是伟大的教门和使者(祈主福安之)。安拉说明,创造人类和精灵只为要崇拜他。安拉说:“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51:56)崇拜,是指顺从安拉的命令,放弃安拉的禁令,虔诚崇拜安拉,确信安拉和使者(祈主福安之),确信安拉和使者(祈主福安之)所告诉的,不超越安拉的法度。安拉命令崇拜。安拉说:“众人啊!你们的养主创造了你们和你们以前的人,你们当崇拜他,以便你们敬畏。”(2:21)又说:“你们当崇拜安拉,不要以任何物配他.”(4:36)又说:“这确是我的正路,故你们当遵循它;你们不要遵循邪路,以免那些邪路使你们离开安拉的大道。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敬畏。”(6:)又说:“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养育众世界的主!普慈特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襄助。”(1:2-5)正道是安的教门,安拉所佑助者是认识真理,并且遵循真理者。安拉说:“凡服从安拉和使者的人,都与安拉所护佑的众先知,忠信的人,殉教的人,善良的人同在。这等人,是很好的伙伴。”(4:69)这等人是使者(祈主福安之)和跟随者,特别是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我们奉命跟随他,走他和圣门弟子的路线。安拉说:“迁士和辅士中的先进者,以及跟着他们行善的人,安拉喜爱他们,他们也喜爱他;他已为他们预备了下临诸河的乐园,他们将永居其中;这正是伟大的成功。”(9:)穆斯林应深思安拉的经典,学习圣训,经训确已阐明我们先知(祈主福安之)带来的命令和禁止,其中包括安拉表扬的信士应具备的美德和行为。安拉说:“普慈主的仆人是在大地上谦逊而行的;当愚人以恶言伤害他们的时候,他们说:‘祝你们平安!’他们为他们的养主而通宵叩头;他们常说:‘我们的养主啊!求你为我们避开火狱的刑罚。火狱的刑罚是令人非常痛苦的,确是恶劣的住处和居所。’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又不吝啬,谨守中道;他们只祈祷安拉,不祈祷别的神灵;他们不违背安拉的禁令而杀人,除非由于偿命;他们也不通奸。谁犯此类(罪恶),谁遭惩罚。”(25:63-68)安拉又解释说:“复活日要受加倍的刑罚,而受辱地永居其中。惟悔过而且归信并行善功者,安拉将勾销其罪行,而录取其善功。安拉是至赦的,是特慈的。悔过而且行善者,确已转向安拉。他们不作伪证,他们听到恶言的时候谦逊地走开。有人以他们的养主的迹象劝诫他们的时候,听讲者并不装聋作瞎地打鼾。他们说:‘我们的养主啊!求你以我们的妻子儿女为我们的安慰,求你以我们为敬畏者的典范。’这等人能坚忍,因此将受高级的报酬,他们在乐园里,将听见祝福和祝安。他们将永居其中。乐园是优美的住处和居所。”(25:69-76)这些都是信士的品德,古兰中很多经文阐明了信士的属性和品德。包括“黄牛章”经文:“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确信安拉,信末日,信天使,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2:)“忏悔章”经文综合了信士的属性。安拉说:“归信的男女互为保护人,他们劝善戒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服从安拉及其使者,这等人安拉将怜悯他们。安拉确是万能的,确是至睿的。”(9:71)“归信的男女互为保护人”,是指相互劝告,为安拉而喜,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如果信士们互为保护人,那么每个人要为对方谋福利,因对方的幸福而高兴,保护兄弟不要受到伤害,不可背谈他,不可中伤他的名誉,对他不作伪证,不辱骂、不误告他。如果你发现自己背谈,或辱骂自己的兄弟,你应知道自己的信仰减弱了,因为信仰安拉和使者(祈主福安之)、敬畏安拉和正义会阻止你伤害兄弟。然后说:“他们劝善戒恶”,这是伟大的义务,它包括民族的幸福,援助教门,通过这项义务根除毁灭和犯罪的因素。信士们应劝善戒恶,当发现兄弟犯罪时,就去制止他,发现兄弟忽视拜功,或中伤他人,或吸烟、喝酒、忤逆父母、断绝近亲时,他一定以善言和最优美的方式去制止他。使者(祈主福安之)说:“你们中谁看见犯罪,就用手制止;如果不能,就去劝说;如果再不能,就用心憎恨,那是最薄弱的信仰。”“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当听到宣礼声时,积极地去参加众礼。每位信士应时刻畏惧安拉,提防在家里礼拜,不要模仿伪信士,因为在家里礼拜,有时推迟晨礼至太阳升起,有时候完全放弃拜功,这是巨大的灾难。拜功是伊斯兰的支柱,坚持礼拜者保护了他的教门,放弃拜功者更容易放弃其他主命,而且是否认者。使者(祈主福安之)说:“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信约就是拜功,放弃拜功者确已叛教了。”又说:“拜功是信士与否认者和以物配主者之间的分水岭。”“完纳天课”,天课是财产的义务,穆斯林为了获得安拉的报酬,畏惧他的惩罚,虔诚地完纳财产的天课,安拉确已阐明了应受天课者。安拉说:“赈款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9:60)随之说:“服从安拉及其使者”。安拉提到拜功、天课、信士们之间保护、劝善戒恶之后说:“服从安拉及其使者”,是指在所有事情方面,应服从安拉和使者(祈主福安之),正如在劝善戒恶、礼拜、天课等方面应服从安拉一样。同样男女信士,无论身处何地,在所有命令和禁令方面都应服从安拉和使者(祈主福安之)。随之说:“这等人安拉将怜悯他们。”安拉说:“恪守安拉的教门,完成他的义务,服从安拉和使者的人确是今后两世应受安拉怜悯者。”这说明,背离正道,忽视教门,不服从安拉及其使者(祈主福安之)的人是遭受安拉的刑罚和恼怒的。安拉说:“悖逆,而且选择今世生活的人,火狱必为他的归宿。至于怕站在养主的御前受审问,并戒除私欲的人,乐园必为他的归宿。”(79:37-41)祈求安拉赐福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及其眷属和圣门弟子!二、需要教法判决
问:有人说,我们发现大学者逃避判决,因为他们知道其严重性。我们怎么敢去判决呢?我们与他们不能相提并论。
答:所言即是,但谁思考人们的情况和迫切需要教法的判决时,他就答应去判决,并且会坚持,努力做好这件事,力所能及地摆脱危险,帮穆斯林解决问题,公正判决,根据他的虔诚和诚意安拉会援助他。我们这个时代不像先贤们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学者众多,如果有人推诿,其他人可以替代。我们时代的学者少,无知猖狂,如果有资格者推诿,不愿意肩负判决一职,那么找人替代就很难。很多国家放弃了以教法判决,其危害不堪设想。
三、用黑色染胡须问:把胡须染成黑色的圣训是否正确?许多妄称是学者的人都把胡须染黑了。能把胡须染黑吗?答:染胡须方面的圣训很多。据贾比尔·本·阿布杜拉传述,当使者(祈主福安之)看见瓦利德的头发和胡须上有白发须时对他说:“你们用颜色染白发须,但不可用黑色。”据伊本·阿巴斯传述,使者(祈主福安之)说:“世界末日,会出现把胡须染得像鸽子尾巴的一伙人,他们闻不见乐园的芳香。”这就是严厉的警告。四、学者的品德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养育众界的主!祝福、祝安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及其眷属和圣门弟子。
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是《学者的品德》。众所周知!学者是先知(祈主福安之)的继承人,先知(祈主福安之)没有留下银钱和金币,他们留下的是知识—古兰、圣训则为知识。阿伊莎描述使者(祈主福安之)的品德说:“他的品德是古兰。”阿伊莎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使者(祈主福安之)的品德就是跟随古兰,遵守古兰的命令和禁令,效仿古兰所表扬的品德,远离古兰所谴责的恶德。学者、老师和学生应当重视安拉的经典,应具备安拉喜悦的美德,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走古兰路线。安拉说:“这部古兰必引导人于至正之道。”(17:9)难道信士还有比其更端正的道路和更大的目标吗?毫无疑问!安拉表扬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的品德是最高的标准。安拉说:“努奈。以笔和他们所写的盟誓!以你的养主的恩典盟誓!你绝不是一个疯人,你必得享受不断的报酬。你确是具备一种伟大的品德的。”(68:1-4)
所有学者应当重视这种品德,深思古兰。安拉说:“这是我所降示你的一本吉祥的经典,以便他们沉思经中的节文,以便有理智的人们觉悟。”(38:29)他们是有正确思想、健全理智、有辨别真伪的人,谁欲具备这种伟大的品德,就让谁重视古兰和圣训、走正道。犹太教有安拉的经典,基督教和这个民族的歹学者也有安拉的经典,他们变成什么样了?当他们违背安拉的经典,遭遇安拉的恼怒时,他们变成最恶劣的人。总之,我们应遵守安拉的经典,争取古兰成为我们的品德以及向导和良药。安拉说:“你说:‘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我证)安拉,超绝万物!我不是以物配主的。’”(12:)这也是使者(祈主福安之)和具有信仰和敬畏的学者的品德。学者的品德包括:依据明证召人信仰安拉、阐明真理,依据古兰、圣训和高尚品德宣教者,绝不会以廉价出卖安拉的迹象,而且他们传达安拉的教门,阐明真理,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忍受伤害。由此可知,依据无知宣传不是使者(祈主福安之)的品德,因为安拉把借他的名义无知而妄言视为罪大恶极,其后果不堪设想。安拉说:“你说:‘我的养主只禁止一切明显的和隐微的丑事,和罪恶,和无理的侵害,以及用安拉所未证实的事物配安拉,假借安拉的名义而妄言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7:33)安拉把借他的名义造谣视为被禁止事项的极点。安拉在“黄牛章”中阐明,借安拉的名义无知妄言是恶魔的口号,学者不应该步入恶魔的后尘。安拉说:“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你们不要随从恶魔的步伐,他确是你们的明敌。他只以罪恶和丑事命令你们,并教你们假借安拉的名义,而说出你们所不知道的事。”(2:-)因为假借安拉的名义造谣者会把非法定为合法,把合法定为非法,禁止真理,命令虚妄。学者应提防假借安拉的名义,无知无识地造谣,应重视教法的证据;他所宣传的,或禁止的都要依据知识和明证,了解安拉的学者是人们中最敬畏安拉的。安拉说:“安拉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敬畏他。”(35:28)每位穆斯林和学者都应敬畏安拉。但敬畏安拉是有差异的,人们中最敬畏安拉者是精通教门的学者,并不是医学家,也不是什么工程师,更不是什么地理学家和数学家等,而是了解安拉和使者(祈主福安之)及其教门的学者。
当圣门弟子知道了使者(祈主福安之)夜间所干的善功时,他们深感自愧不如,他们说:“我们哪里比得上使者(祈主福安之)呢?他的前前后后所有过错都被饶恕。其中有人说:“我经常做礼拜,再不睡觉。”又有人说:“我经常封斋,再不开斋。”又有人说:“我不吃肉。”使者(祈主福安之)听见他们的话后,站起演讲说:“誓以安拉!我是你们中最敬畏安拉的人,但我礼拜,也睡觉;我封斋,也开斋,也结婚生子;谁违背了我的圣行,就不是我的教民。”所以使者(祈主福安之)阐明,他是人们中最敬畏安拉的人;同样历代使者是最了解、最敬畏安拉的人。其次是学者,而学者有时也会犯错,何时发现真理,何时回归于它。使者(祈主福安之)说:“每个人都会犯错,最好犯错者乃是忏悔者。”学者通过证据寻找真理,并求养主默助他。如果他错了,他可得到一份报酬;如果他对了将得到两份报酬。敬畏安拉会要求人们遵守安拉的法度,要求走使者的路线。学者在安拉的允许和禁止、执行与放弃的制度面前站稳立场,同时他更应害怕假借安拉的名义无知无识地造谣,在这方面他好像犹太教徒。安拉为了让我们受劝而提到部分信奉天经者的美德。安拉说:“在他们的故事里,对于有理智的人们,确有一种教训。”(12:)又说:“他们不是一律的。信奉天经的人中有一派正人,在夜间诵读安拉的经典,且为安拉而叩头。他们确信安拉和末日,他们劝善戒恶,争先行善;这等人是善人。”(3:-)又说:“信奉天经的人中,的确有人信仰安拉,信仰你们所受的谕旨,和他们所受的谕旨;同时,他们是崇敬安拉的,他们不以安拉的迹象换取些微的代价,这等人,将在他们的养主那里享受他们的报酬。安拉确是清算神速的。”(3:)这些是信奉天经者中优秀者的品德,他们确信安拉,服从安拉,在安拉面前毕恭毕敬,他们不以廉价出卖安拉的迹象,不否认、不隐昧真理。古今学者敬畏安拉,公开真理,不以廉价出卖安拉的迹象,他们的伟大工作是阐明真理,宣传真理,谨防虚伪,畏惧安拉的惩罚,期望安拉的报酬。安拉说:“从你的养主降示你的,正是真理,难道认识这个道理者跟盲人是一样的吗?唯有理智者才能记住。”(13:19)又说:“你说:‘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39:9)安拉又提到学者的伟大属性。安拉说:“他们是实践安拉的誓约而且不破坏信约的。”(13:20)学者们实践安拉与他们之间的誓约,他们完成安拉的义务,恪守正教,不破坏信约,而且接续安拉命人接续者。他们敬畏他们的养主,畏惧严厉地清算;他们坚持安拉的命令,虔诚敬意地崇拜安拉,跟随使者(祈主福安之)。也就是说,必须要崇拜安拉独一,跟随使者(祈主福安之),两者连结起来就是实践两个作证词,即作证除安拉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作证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是安拉的使者。同样在实践信仰的同时还要孝敬父母,接续近亲,真心实意地敬畏安拉。随之安拉说:“他们是为求安拉的喜悦而坚忍者,是谨守拜功者,是秘密地和公开地分舍我所赐给他的财物者,是以德报怨者,这等人得吃后世的善果—常住乐园,他们将进入乐园。他们的祖先,妻子和后裔中的善良者,都将进入乐园。”(13:22-23)给他们善功的报酬是:安拉的恩惠和怜悯普降了他们及其祖先、妻子和后裔。坚持安拉的命令,完成安拉的义务,劝善戒恶,坚持真理,以德报怨等都是使仆人、祖先、妻子和后裔幸福地在乐园欢聚,天使迎接他们的因素,也是引导祖先、妻子、后裔走正道的因素。同样安拉给妇女的恩典是:她的丈夫、父母、儿女通过她走上正道。这段经文证明,祖先、妻子、儿女们进入乐园的原因是他们的善良,恪守正教,努力顺从安拉,而不仅是血缘和近亲。安拉说:“你们的财产、你们的儿女,都不能使你们稍稍地亲近我;但归信而且行善的人们,将因他们的行为而受加倍地报酬,他们将安居于楼上。”(34:37)又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安拉看来,你们中最敬畏者,是你们中最尊贵者。安拉确是全知的,确是彻知的。”(49:13)经文证明,崇高的地位、获得乐园、免遭安拉的刑罚和恼怒并不是凭幻想,以及祈祷和血缘得到的,而是通过坚持顺从安拉、拒犯禁令、虔诚敬拜安拉、忍受灾难和安拉的默助得到的。所以有正信的学者为了得到善果应具备这些美德,必须要有毅力、坚忍、敬畏和诚实。安拉说:“他将因他们的坚忍而以乐园和丝绸报酬他们。”(76:12)又说:“今天我确已为他们的坚忍而报酬他们,他们正是成功的。”(23:)又说:“这等人能坚忍,因此将受高级的报酬,他们在乐园里,将听见祝福和祝安。”(25:75)又说:“普慈主的仆人是在大地上谦逊而行的。”(25:63)
愿安拉赐福我们的先知(祈主福安之)穆罕默的及其眷属,以及圣门弟子和跟随他们者。
附一:在基督教徒的节日里祝贺他们的教法律列问题:在基督教徒的节日里祝贺他们的教法律列是什么?比如对他们说:祝你们新年愉快!恭贺新禧!也就是说我们祝愿你们都成为好人,不要在我们的宗教当中伤害我们,目的并不是祝贺他们以物配主的行为,就像一部分大学者所说的那样。
答案:一切赞颂,全归真主。
在祝贺基督教徒的节日中谨防的事项就是为他们而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样子、奉承他们、赞同他们的所作所为,哪怕是在表面上装装样子,而不是内心中的实情也不允许。在祝贺基督教徒的节日中禁止的事项就是为异教徒表现出任何形式的参与和赞同,比如赠送礼品、致祝贺词、放假休息、制作食品、前往游乐场所等在节日里的习惯,言不由衷的做法并不能使这些行为变成允许的,这些行为的表面足以断定这些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众所周知,对这些事情疏忽大意的大多数人,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和基督教徒一起参与以物配主的行为,他们之所以参与这些活动,有的时候是为了奉承他们,有的时候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但奉承虚伪是不允许的,必须要反对恶事,积极地更改恶事。伊斯兰的谢赫伊本·泰米业(愿主怜悯之)在《伊本·泰米业法太瓦全集》(2/)中说:“穆斯林不能模仿异教徒庆祝节日的行为,不能模仿他们的饮食、衣服、洗澡和点燃火堆等,也不能废除平常的生活习惯和宗教功修等,不能大摆筵席、不能赠送礼品、不能出售他们在节日里的专门用品,也不能让小孩子们在他们的节日里嬉戏玩耍、不能穿戴一新,表现出喜气洋洋的样子。总而言之,穆斯林不能用任何特殊的仪式对待他们的节日,穆斯林应该像平常的日子那样对待他们的节日,不能特殊对待,不能履行任何仪式;至于专门去庆祝他们的节日,先贤和后辈的学者们都憎恶这种行为;如果以上述的行为专门庆祝他们的节日,则在学者们之间没有任何分歧,而且一部分学者主张履行这些行为的人已经犯了悖逆真主的罪恶——叛教(库夫尔),因为这是尊重悖逆真主的仪式,一部分学者说:“谁如果在异教徒的节日里宰了一只羊,就像宰了一头猪一样。”阿卜杜拉?本?阿穆尔·本·阿斯(愿主喜悦之)说:“谁如果途径波斯人的国度,并且庆祝他们的春节(奈茹兹节),参加他们的联欢活动,模仿他们的行为,一直到死亡的时候都这样,那么他在复活日一定会与那些人一起被复活和集合。”信士的领袖欧麦尔·本·汗塔布和圣门弟子以及穆斯林的其他伊玛目都规定异教徒在穆斯林的国家不能大张旗鼓的庆祝他们的节日,但是可以在他们自己的住宅里悄悄地庆祝节日。许多先贤在解释“他们不作伪证”这句经文时说:指的就是参加异教徒的节日,如果这是针对参加节日,而不是举办庆祝活动,那么被称为节日特色的活动更不用说了!在正确的圣训中辑录: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仿效某一伙人,他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在另一个传述中说:“模仿异族的人,不是我的教民。”这是优美的圣训。如果这是指模仿他们,哪怕是模仿一些风俗习惯,那么更不用说在更严重的事情中模仿他们的罪恶。大多数伊玛目都憎恶——要么是接近非法的憎恶、要么是轻微的憎恶——食用异教徒为他们的节日和献祭所宰杀的牲畜,把它列入为真主之外的偶像所宰杀的东西,以及为神石所宰杀的东西,他们同样也禁止与异教徒在节日中互助合作,赠送礼物或者进行交易,他们说:“穆斯林不能向基督教徒出售他们在节日里的专用品、肉、血、衣服等,也不能给他们借用牲口,不能在他们的宗教当中与他们互助合作,因为这些举动就是尊重他们以物配主的行为,与他们同流合污,助纣为虐,所以掌握政权的君王应该禁止穆斯林这样做,因为真主说:“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你们当敬畏真主,因为真主的刑罚确是严厉的。”(5:2)既然穆斯林不能榨汁酿酒,而帮助他们饮酒等诸如此类的行为,怎么能够帮助他们履行悖逆真主的仪式呢?!既然不能帮助他们这样做,又怎么能够亲自去做那些事情呢?!”真主至知!附二: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在哪一个手指上戴着戒指?
问题: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在哪一个手指上戴着戒指?根据我的认识,应该是戴在食指上。这是正确的吗?愿真主回赐你们。
答案:一切赞颂,全归真主。
第一:教法学家们对戴戒指的位置有所分歧,应该戴在右手还是左手?他们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
选择左手,这是哈奈非学派、马力克学派和罕百利学派的主张。
在哈奈非学派的著作《驳斥疑惑不解的人》(5/)中说:“(戒指戴在左手),应该戴在小拇指上,而不是其它的手指,也不是戴在右手;格赫斯塔尼通过《词源》而说:可以把戒指戴在右手上,但它是“拉菲多派”(什叶派)的标志。”在马力克学派的著作《阿德威的旁注——求学者的知足》(2/)中说:“包括伊玛目马力克在内的学者们选择把戒指戴在左手,这是可嘉的行为(穆斯泰罕布),所以马力克把戒指戴在左手上。”艾布?瓦利德?巴吉(愿主怜悯之)说:“逊尼派的学者们一致公决:把戒指戴在左手上,这是马力克的主张,我认为把戒指戴在右手是教法憎恶的行为;他说:应该用右手吃饭、喝水和工作,怎么能把戒指先戴在左手,然后又戴在右手呢?”《穆宛塔解释之精选》(7/)。在罕百利学派的著作《揭示面具》(2/)中说:“把戒指戴在左手的小拇指,优越于把戒指戴在右手的小拇指;这是在萨利赫和法度勒的传述中明文规定的,这是更加显著和肯定的,把戒指戴在右手的艾斯莱姆等人的传述是微弱的。达尔古图尼和其他学者说:“来自先知(愿主福安之)的被背记的做法就是把戒指戴在左手。”他们援引的证据如下:1、艾奈斯(愿主喜悦之)指着左手的小指而说:“先知(愿主福安之)的戒指戴在这个手指上。”《穆斯林圣训实录》(段)辑录。2、大多数圣门弟子的行为:伊本?艾布·舍白在他的著作《姆算奈夫》(6/68)中通过他的传述系统,通过艾布·伯克尔、欧麦尔、欧斯曼、哈桑、胡赛因、伊本·欧麦尔、卡西姆、萨利姆等先贤转述:他们都在左手上戴着戒指。3、对于用右手盖章的人来说,把戒指戴在左手上更加方便,因为许多人戴戒指的目的就是把它当作印章,所以把戒指戴在左手,最适合达到这个目的。4、把戒指戴在右手是“拉菲多派”(什叶派)的主张,与异端分子保持不同是可嘉的行为(穆斯泰罕布)。第二种观点:
选择右手,这是沙斐仪学派的主张。
伊玛目脑威(愿主怜悯之)说:“著名的和正确的主张就是把戒指戴在右手是更加优越的,因为它的装饰,而右手是更加荣耀的。”《总汇》(4/)。他们援引的证据如下:1、纳菲尔通过阿卜杜拉传述: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制作了一枚金戒指,当他戴上戒指时,就把戒面转向手掌。大家纷纷仿效,制作了金戒指。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发现大家的行为后,就登上了演讲台,他赞美真主之后说道:“确实,我制作了一枚金戒指。现在,我不再戴它。”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扔掉了他的金戒指,大家也都扔掉了他们的金戒指。传述人之一朱威立亚说:“我认为他只把戒指戴在右手上。”《布哈里圣训实录》(段)辑录,在《穆斯林圣训实录》(段)辑录的传述中明确的说明戴在右手。2、艾奈斯?本?马立克(愿主喜悦之)传述:真主使者(愿主福安之)的戒指是银子的,戴在右手上,镶有阿比西尼亚出产的宝石,戒面在手掌内侧。《穆斯林圣训实录》(段)辑录。3、阿卜杜拉?本·哲尔法(愿主喜悦之)传述: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把戒指戴在他的右手。艾哈迈德在他的《木斯奈德圣训经》(3/)辑录,考证使命出版社的版本的学者们认为这是优美的圣训。伊玛目布哈里说:“这是从先知(愿主福安之)传述的关于这一门中最正确的圣训。”《提尔密集圣训实录》(段)辑录。4、提尔密集说:“在这一门中有通过阿里、扎比尔、阿卜杜拉?本·哲尔法、伊本?阿巴斯、阿伊莎和艾奈斯传述的圣训,而伊本?欧麦尔传述的圣训是正确的和优美的。”5、他们援引的证据还包括这一段圣训:阿伊莎(愿主喜悦之)传述: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在穿鞋、梳头、清洁等所有的事情中,喜欢从右边开始。《布哈里圣训实录》(段)辑录,戴戒指属于装饰,从右面开始是可嘉的做法(穆斯泰罕布)。他们反驳第一种观点的证据,认为肯定先知(愿主福安之)在右手戴戒指的圣训是更多和更正确的,应该侧重于这一种主张。
伊本?哈吉尔·海特米(愿主怜悯之)说:“右手是更优越的,因为这是在大多数圣训中都肯定的。”《需求者的珍宝》(3/)
伊玛目脑威(愿主怜悯之)反驳了在右手戴戒指是“拉菲多派”(什叶派)的标志的说法。他说:“这不是他们在大多数国家里的标志,即便是标志,也不能放弃右手,怎能因为一伙异端分子的所作所为而放弃圣行呢?”《总汇》(4/)。
至于一部分圣门弟子在左手戴戒指的证据,他们反驳说:“也有一部分圣门弟子在右手戴戒指。”正如伊本·艾布·舍白在《姆算奈夫》(6/65)中通过伊本?阿巴斯、哲尔法?本?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本?哲尔法传述的圣训,而哈菲兹伊本?哈吉尔(愿主怜悯之)说:“据传述:艾布?伯克尔、欧麦尔、以及许多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麦地那的居民等,都在右手戴戒指。”《造物主的启迪》(10/)。
有的学者主张这两种做法都是合法的:在右手和左手戴戒指都是合法的,这样就可以遵循所有的圣训。
伊本?甘伊姆(愿主怜悯之)说:“许多圣训说明在右手或左手都可以戴戒指,这些圣训的传述系统都是正确的。”《归途粮秣》(1/)。
伊本?欧塞米尼(愿主怜悯之)说:“正确的主张就是:在左手和右手戴戒指都是圣行。”《津津有味的解释》(6/)。
第二:至于确定戴戒指的手指,把戒指戴在小拇指上是可嘉的行为(穆斯泰罕布),这是在圣训在提到的。
艾奈斯(愿主喜悦之)传述:他说: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为自己制作了一枚戒指,而后说道:“我为自己制作了一枚戒指,上面刻着“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的字样,所以任何人不得雕刻同样的印章。”艾奈斯(愿主喜悦之)还说:“我看见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的小指上白光闪闪。”《布哈里圣训实录》(段)辑录,题目为“论把一枚戒指戴在小拇指上。”禁止在中指和食指上戴戒指,阿里·本·艾布·塔里布(愿主喜悦之)指着自己的中指和食指说:“真主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禁止我把戒指戴在这个或这个手指上。”《穆斯林圣训实录》(段)辑录。真主至知!----往期推出----《本·巴兹教法大全》:清洁篇(合集)《本·巴兹教法大全》:拜功篇(合集)《本·巴兹教法大全》:斋戒篇(全集)《本·巴兹教法大全》:天课篇(合集)《本·巴兹教法大全》:朝觐篇(合集)《本·巴兹教法大全》:商贸篇(合集)《本·巴兹教法大全》:馈赠和报酬篇(一)《本·巴兹教法大全》:馈赠和报酬篇(二)《本·巴兹教法大全》:遗嘱篇(一)《本·巴兹教法大全》:遗嘱篇(二)《本·巴兹教法大全》:遗嘱篇(三)《本·巴兹教法大全》:遗嘱篇(四)《本·巴兹教法大全》:释放奴隶篇《本·巴兹教法大全》:婚姻篇(合集)《本·巴兹教法大全》:夫妻生活篇(一)《本·巴兹教法大全》:夫妻生活篇(二)《本·巴兹教法大全》:夫妻生活篇(三)《本·巴兹教法大全》:离婚篇(一)《本·巴兹教法大全》:离婚篇(二)《本·巴兹教法大全》:离婚篇(三)《本·巴兹教法大全》:离婚篇(四)重复离异次数《本·巴兹教法大全》:离婚篇(五)休妻词语不同证明是重复而非强调《本·巴兹教法大全》:离婚篇(六)发誓离婚《本·巴兹教法大全》:丧偶妇女守制期及其律例《本·巴兹教法大全》:哺乳篇(一)吮吸五口乳汁方可确定乳亲关系《本·巴兹教法大全》:哺乳篇(二)与同乳兄弟姐妹交往的限度《本·巴兹教法大全》:抚养篇《本·巴兹教法大全》:命价罚金篇《本·巴兹教法大全》:食品篇(一)受天经者之牲物为合法《本·巴兹教法大全》:食品篇(二)奶酪原本为合法《本·巴兹教法大全》:食品篇(三)同“卡非尔”一起吃饭的教法判例《本·巴兹教法大全》:食品篇(四)参加酒席的教法判例《本·巴兹教法大全》:宰牲篇(凡信奉伊斯兰者所宰牲物均为合法)《本·巴兹教法大全》:射捕猎物《本·巴兹教法大全》:发誓篇(不许以拜功和良心发誓)《本·巴兹教法大全》:发誓篇(孩子们违背母亲誓言的教法判例)《本·巴兹教法大全》:发誓篇(悔誓罚赎斋戒最好连续封斋)《本·巴兹教法大全》:发誓篇(多次发誓的教法判例)《本·巴兹教法大全》:许愿篇(为安拉以外事物许愿的教法判例)《本·巴兹教法大全》:许愿篇(未成年者许愿的教法判例)《本·巴兹教法大全》:司法审判篇(会晤沙特司法领导)《本·巴兹教法大全》:司法审判篇(从事律师工作的条件)《本·巴兹教法大全》:司法审判篇(证明和作证)《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讲座之后的互动)《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知识与学者的品行)《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通晓教门知识)《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求知问与答)《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拜功知识辨析)《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学习安拉法律为最大义务)《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古兰与圣训背诵比赛的讲话)《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论经典知识的恩赐)《本·巴兹教法大全》:知识篇(轻视教法系的教法判例)《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确信安拉独一)《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确信天使)《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违背正信的事项)《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什勒克”(以物配主)及其种类)《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崇拜安拉)《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必须依安拉的法律判决事务)《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妄言古兰诽谤使者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众学者对诽谤、嘲笑、谩骂古兰和安拉及其使者言论之批判)《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重要警告)《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违背伊斯兰的事项)《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反驳泛神论者妄称安拉在大地同他的仆人在一起)《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向先知求救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向精灵、恶魔求救、许愿等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庆祝先知(祈主福安之)诞辰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用含有异端性和以物配主性祷文作祈祷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庆祝“登霄夜”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揭穿虚伪“嘱咐”之谎言)《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佩带铜质手镯为护符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必须遵循使者的圣行)《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遵循圣行,谨防异端)《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坚持古兰和圣训,谨防与其相悖)《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净化社会之途径)《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登上星球的经训和感觉之依据)《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甄别阿拉伯民族主义)《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宣教与宣教者的品德)《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教育工作者(老师)的职责)《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国外教授提问谢赫)《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反驳穆斯特法?艾敏)《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妄称尔撒先知未升天而末日不下凡者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确信安拉独一和以物配主的实质)《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讨嘿德”与“什勒克”)《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评《托哈威信仰》一书)《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同在”(伴随)之意义)《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不得向算命先生、魔术师请教)《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对全体穆斯林的忠告)《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穆斯林与“卡非尔”绝无兄弟关系)《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伊斯兰的美德)《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遵循伊斯兰是胜利和后世成功的因素)《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只有伊斯兰才是正教《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知识与学者的品德)《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召人信仰安拉)《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少数穆斯林的现状与希望)《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祝福使者用缩写字母或符号代替为可憎)《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奋战和战士的优越)《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论众使者的信仰和悖逆者的信仰)《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安拉喜悦的教门只是伊斯兰)《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安拉的手是在他们的手之上”之注释)《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召人信仰安拉及宣教的作用)《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重要问题解答)《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反驳《穆索维尔》杂志的诬言)《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揭示部分作者的错误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否认多妻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大众性的忠告)《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魔术和占卜以及与之相关的事物)《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全体穆民的重要课目)《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阐明精灵潜藏人体的真相)《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祈祷死人和游坟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妇女在生活中的地位)《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谨防行贿受贿)《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尊贵麦加圣地和古殿堂的威严)《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聚会放歌曲、用乐器之论断)《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思想入侵”之问答)《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除安拉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之意义)《本·巴兹教法大全》:信仰篇(无知而犯“什勒克”之论断)有趣的灵魂在等你长按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s/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