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7月9日,统计局发布数据,6月份PPI同比上涨8.8%,环比上涨0.3%;CPI同比上涨.%,环比下降0.4%。CWM50学术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的“全球通胀环境变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投资策略应对”双周闭门研讨会上就当前全球通胀环境变化、成因及影响作出分析。
陈昌盛分析,本轮物价上涨的原因是需求回升主导与供给弹性下降共同推动,同时超宽松流动性放大了供求不匹配的矛盾。在此背景下,主导本轮通胀的核心因素长期和短期交织,可能推动金融市场传统投资范式转变。
陈昌盛认为,当前,全球通胀形势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短期利大于弊,随着经济复苏,物价上涨推动行业企业利润改善,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接近正常化,但要警惕通胀持续较长时间带来的不利挑战。因此要统筹好稳定大宗商品和巩固经济企稳、控能降碳和经济平稳、宏观政策正常化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就业总量与结构新变化等多方面关系。政策方面适当加强财政政策支持力度,货币政策更注重稳定市场预期。
以下为讲话全文。
在世界经济整体向好的背景下,物价问题成为年全球经济决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s/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