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瓦努阿图 >> 瓦努阿图旅游 >> 正文 >> 正文

宋朝的房价到底贵不贵

来源:瓦努阿图 时间:2021/6/15
白癜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铜奖斯基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最发达的朝代之一,以前的城市“坊市制”土崩瓦解,百姓获得了最多的自建房子机会。

房子的自由交易,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史上最盛大的商品房流通开始真正涌现。探讨宋朝的商品房,在今天依然有不少可鉴之处。

先来看看宋朝的收入和购买力。

清代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记载,宋朝官员的俸禄是高薪。宰相一级,底薪贯,加上七七八八的各种补贴,每个月达贯。

地方上的高官,比如知府(知州),各种补贴,打包下来,一般达月薪贯。

一些牛逼的厨娘,去太守家做一餐饭,可以拿到贯,其他许多赠送还不算。堪称到家服务的米其林三星。

一些艺伎,收入更是高得吓人,在高端夜总会,一晚可以捞成千上万贯。比如李师师,皇帝都成天想着和她约会。

这些人相当于时下的一线明星。

但是普通百姓,收入就少多了。

一般在城里打零工,比如缝纫、刺绣、帮厨、送餐,也就是日薪-文,月入3-4贯。卖点零碎,诸如水果、炊饼、果脯之类,大概80-文的样子,月入2-7贯。

在购买力这块,我们可以用大米来作为坐标衡量。

宋朝的粮食价格,从宋太祖到宋徽宗(大约年间)的整个北宋,每石粮食的价格基本维持在-文。只是到了南宋,价格涨了3-4倍。

宋朝每石粮食换算到现在是59.2公斤。如果我们按超市里比较便宜的大米,按每公斤5元人民币计算,也就是每石粮食价格是元人民币。

如果粮食按最高价格计算,每石文,那么1贯钱相当于现在的.5元人民币。

老百姓月薪3-4贯,可以购买4-5石粮食,大约-公斤大米,合人民币-元。

高官月薪按贯计算,可以购买石粮食,大约47公斤大米,合人民币元。

所以,宋代的基尼系数特别高,贫富差距特别大。

那么,宋朝的房价到底怎么样呢?

最贵的要数宋朝大奸臣贾似道在临安(现在杭州)的房子,地皮不算,光造价就花了万贯。

像这种房子,属于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豪宅。上千间房子相连,几百口人住在里面。

这是房王。

那么当时的顶级贵族呢?

比如皇亲国戚,像公主这个级别的。宋仁宗的兖国公主府第,价值20万贯。

接下来,著名的王府,像邓王钱俶,原来是做过国王的。投降了宋朝,被封为邓王。他的王府的规格,算顶尖的,价值5万贯。

一般高级官员,三品以上的,比如当时执政大臣陈洪进的豪宅,花了1万贯买的。

所以,抛开个别顶级官员,当时高级官员,在开封搞一个气派的豪宅,至少要花1万贯以上,折算成人民币是万左右。

一般的中级官员,或者有特殊贡献的中下级官员,他们的宅子,算高档住宅。

比如,都头田钦诈,属低阶军官,但是抗金有功,皇帝亲自御赐5千贯,在开封搞了套不错的房子。

通判刘福,属中级官僚,本来是地方官员,搞了钱跑到开封,花了5千贯买了座宅院。据载,是倾其所有。可见,地方高官去京城买房,在当时也是相当不易。

从上面的事例看,高档住宅,在当时一般在5千贯以上,折算成人民币是万左右。一般的人,不是中了大奖,是不敢问津的。

那么开封一般的普通住宅,到底要多少钱呢?

在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了一个案例,京城著名无赖崔白,强买邻居梁文蔚的房子。

“即以其舍求质钱百三十万,白因以九十万市之。梁诉于府,白遂增钱三十万”。

从这段话看来,梁家房子市场价值贯。

也就是说,在开封市内,一般普通住宅大约是贯左右,也就是人民币50万左右。

李嘉诚曾说过,决定房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

比如在开封的城墙边,一些偏远的地方,一般的民宅,也就是贯左右。

还是在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曾记录拆迁靠近红线30步的人家。

“百姓税地并舍屋户,记值二万二千六百余緡”。

这里包括地价和房屋,算下来,户均只有贯。因为有可能不是全拆,可能实际价值要高于这个。

但是可以看出,即便是开封,因为地段不同,价差极大。

当时的杭州城,也是一线城市。

像城外的民宅,砖木结构,每间33贯,芦草竹板结构的,每间只要10贯。

北宋后期的一般底层农民,一户人家的住房价格在10贯左右,折合人民币也就0元。

所以房子的价格,地段为王。

刚才说的是宋朝一线核心城市,那么其他三五线城市呢?

比如中牟,在今天河南郑州和开封之间,在当时,不是二线,也是三线城市了。有一个官员叫赵承嗣,在市中心买了一处宅子,价格贯。

陕西的华州,算比较偏了,当时应该是四五线去了。当时官二代候可(其父曾担任过尚书),又是著名的哲学家,贤臣。给他朋友郭行,在华州城内买了处宅子,花了贯。

以候可的名望和实力,给朋友买这套房子,应该不会差。

大理学家朱熹,跑到江西庐山的风景区,盖了栋别墅,取名“卧龙庵”,也才花了贯。

这些三五线的城市,当地中上层人士,中高档住宅,大概贯左右,折合人民币也就4万元左右。

房价贵不贵?一是看租售比,二看购买力。

当朝官员司马光曾说:十口之家,岁收百石,足供口食;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

就是说,在开封这样的地方,如果房租月收入有15贯钱,相当于10口之家担粮食(约等于现在公斤)收入。

这样的收租婆,养10口人没问题。

再来看看实际租金。

宰相向敏中的宅子,5千贯买入,租金是每天2贯,月租60贯,不到7年回本。租售比1:83,年化收益率14.6%。

华容县长女婿在开封的一处民宅,日租金文,月租15贯。如果我们按上面贯本金计算,不到8年回本,租售比1:86,年化收益率达13.8%。

按现在的国际标准,具有投资价值的房子,租售比在1:-1:,也就是在17-25年收回投资成本的房子,就是很健康的,有投资价值的房子。

所以,当时开封的房子,极具投资价值,是相当优质的资产。从高端到一般民宅,都是很健康的,泡沫说法立不住脚。

除此以外,为了照顾外来人员,政府还有公租房。

北宋初(年),租房00间,每月收租贯。平均每间每天文,每间月租4贯文(此处是省陌,不是足钱)。到年,同样的房子,还有点破损,涨到文足每间每天,换算成与上文相同的省陌就是.8文,月租就是6贯文。60年间,实际上涨了约34%。

公租房面积肯定要小些,都是以间计算。价格应该也要便宜些,公租房的租金只有商品房价格的三分之一。

地方州县的房子,房租明显便宜许多。

河北开德府,算三四线城市,地段好的市中心,一般每间每天的租金-文,月租3-6贯。

地段差的后街小巷,不过是3-5文,月租90-文。

大文豪苏东坡曾写报告给朝廷,惠州驻军半数没有营房,一般就租赁民房,一般租金在每间每天5文左右,月租也就是文。

偏僻的河东辽州、清河、阳谷这带,每间房的日租金也就是3-6文。90-文的月租,也是便宜得要死。

但是,州县也有特例,那就是学区房。

像青州州学的旁边,学区房,日租金每间文,月租6贯多。这个价格据说还是政府优惠的,但是逼近开封的公租房了。

孟母三迁雕花木板

另外一个数据,就是旅店的价格,也可以作为房屋租金的一个参考。

比如年,日本和尚成寻一共8个人,在剡县的农家、新昌县旅馆、台州的国清寺庄住宿,都是50文每晚,人均6文多,7文都不到。

这些地方都是江浙发达地方,但是住宿真的很便宜。

看来当时物价还是十分稳定,他跑了这么多地方,住宿费都一样。也说明当时人诚实,不漫天要价,也不欺负外国人。

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普通百姓一年收入,不吃不喝也就30-40贯,也就是人民币1.1-1.5w左右。

如果去京城买1万贯的豪宅,也就是人民币多万的房子,当然要多年。

不过,这种算法有点不厚道。

一个屌丝,去一线城市买豪宅,放到哪个朝代都只有哭的份。

但是,去京城买一个多贯的普通住宅,大约30-40年的时间。

京城偏远一点的地方,比如城墙边,多贯,不吃不喝,也就6-7年的时间。

这样算来,大宋的房子,真心不贵。

参考资料:

1.李焘《资治通鉴长编》

2.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

3.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

4.苏轼《苏轼文集》

5.《宋会要稽稿-食货》

6.范镇《东斋记事》

-END-

首席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editor

chreview.cn

广告及商务合作|bd

chreview.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y/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