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瓦努阿图 >> 瓦努阿图文化 >> 正文 >> 正文

用化妆品监管APP查ldquo户口

来源:瓦努阿图 时间:2020/1/1

想知道你用的化妆品是否正规吗?拿出手机查一查就知道。5月20日,国家药监局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国内首个官方化妆品监管APP正式上线。该APP具有数据查询、化妆品专题科普、投诉举报等多种功能。

国家药监局表示,以后国内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都可以在APP上查询产品的有   

笔者了解到,只要在国内备案过的化妆品,即国内经批准生产的产品,以及国际品牌委托国内生产厂家加工和被批准进口的产品,都可以通过这款APP查询到化妆品的注册生产信息,是否属于合格产品等。   

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化妆品以价廉物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也存在买到“三无”和假冒产品的隐患。此前有消费者投诉称,其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款国产品牌眼影,到手后发现包装上无中文内容,不知道产品的真假。   

笔者在“化妆品监管”APP首页顶部的搜索框中输入该款眼影的商品名称和“批准文号”,结果显示该批准文号实为东阳市一家化妆品公司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并非眼影的备案编号。而根据显示的商品信息,不能确定该款眼影的生产商为东阳这家公司。   

随后,笔者在拼多多上随机搜索“美白面膜”,看到一款销量达2.6万件、排名第二的“形象美美白面膜”,在其页面展示了产品的行政许可批件,并用突出字体标注“祛斑类特证,有特证的没几家”。笔者仔细观察发现,该批件有效期截至今年3月。通过查询“化妆品监管”APP,笔者发现,该产品的批件果然已过期。   

笔者还发现,另一款在售的“茶麸神洗染发膏”,在拼多多上“洗护正品店”店铺里拼单价为35元,目前“已拼件”,显示其批准文号为“国妆特字”。笔者在“化妆品监管”APP里输入该批准文号,对应产品却显示“维彩莉染发膏(金黄色)”。随后,笔者在该APP“监管科普”栏目中发现,早在5月9日国家药监局就发布了《关于停止销售标识名称为“茶麸神洗索菲雅染发膏”等假冒化妆品的通告》,称该产品在包装标签上虚假标识了生产企业名称,还冒用了其他化妆品的批准文号。   

网红产品信息不经查

近两年,明星、网红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化妆品市场,开创自己的化妆品牌。相较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低廉的价格,这些产品价格并不亲民,一片面膜动辄几十上百元。   

此前,网络红人张大奕推出了自有品牌洗面奶,在该产品投入市场之前,她曾在社交平台上宣传此款洗面奶“打板”某知名品牌,即模仿大牌的成分和配方,做出质地、肤感甚至外观都与大牌十分相似的产品。产品定价一件元。笔者在APP内查看了该款洗面奶的成分信息,并与她之前宣称模仿的大牌洗面奶做了比较,发现二者的主要成分有较大差异。同时,张大奕称洗面奶的原料70%从日本进口,选择的代工厂是日本唯一一家能做药品和化妆品的OEM,但APP上的资料显示,该款洗面奶的实际生产商是科思美碧优蒂化妆品(南通)有限公司。   

而演员张馨予自创品牌Mis-sZhang水润悠漾面膜在APP上显示有3条备案信息、3个备案编号,其中两个生产企业为广州柏俐臣化妆品有限公司,一个为美挚颜(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然而,笔者在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服务平台查询该面膜的备案电子凭证得知,该产品实际生产企业为广州柏俐臣化妆品有限公司。APP上之所以显示多个备案信息,是因为委托双方都向所在地的监管部门报送了备案信息。据笔者了解,化妆品备案后3个月内,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对备案产品进行实质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会责令整改,并在产品备案信息里标注。该款面膜的备案电子凭证还显示,其生产企业在多次检查中被要求责令改正,原因是备案资料不齐。   

监管APP助力市场净化

笔者了解到,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中国化妆品消费市场规模可观,针对化妆品的投诉举报也逐年上升,化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来自国家药监局的信息显示,年1-5月份,全国食药监管部门共查处和公布化妆品行政处罚案件件。案件涉及到生产销售未经批准或检验的产品、销售超过限用日期的产品、不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或复印件、违法宣传等各种类型。   

信息不对称往往使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以往消费者想了解某化妆品的相关信息,须登录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指出,《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化妆品是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如果电商平台上有大量违规化妆品,可以认为电商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惩罚措施包括罚款、赔偿多种。   

邱宝昌还表示,网红产品中存在的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或利用自己的名人身份去售卖质次价高的产品,实际上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广告法》规定,明星代言了虚假广告,将负有连带责任,监管部门可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明星、网红在推销自有品牌的产品时,同样也需要接受《广告法》的约束。   

据悉,国家药监局自5月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排查清理假冒化妆品、无证生产的化妆品、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等,同时集中排查清理化妆品网络销售者、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上展示的违法宣称功效信息。化妆品监管APP适时上线,将有助于化妆品市场的净化。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姜馨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田珍祥

你投诉我曝光

消费遭遇烦心事

欢迎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wh/4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