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共和国(以下简称“马里”)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端,是联合国维和任务版图里最危险的战区,长期的分裂与战乱致使当地武装冲突不断。正是在这样一个战火不断的国家,中国先后派出8批维和部队履行维和使命任务和国际责任,他们传递和平信心,赢得了当地民众和国际同行的赞誉。
中国维和部队所在的维和任务区位于马里东部重镇加奥,也是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团(以下简称“联马团”)东部战区。这里是西非的交通要地,也是恐怖分子渗入马里首都巴马科的必经之路,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管竹淼(右三)和战友们为当地人义诊
管竹淼:和平真的太重要
江苏姑娘管竹淼,是中国第3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法语翻译。尽管出发前,她已经对困难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当真正来到马里后,这里艰苦的条件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首先是干燥的气候,旱季最高温度能达到50度,即使是凉季也在20度上下,更别提时常肆虐的沙尘天气。其次是饮食较为单一,当地主食以木薯为主,蔬菜只有生菜。这些都让管竹淼花了一段时间去适应。
一方面,作为医疗分队的法语翻译,她需要面对众多医疗专业术语的翻译,为此她经常随身带着法语词典,边学边记;另一方面,由于马里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中国营区的对外联络几乎都需要她来负责协调。每次接完电话,细心的她总会要求对方再把消息发到手机上,逐一核对,以免错过关键信息。这些成为她提高业务水平的绝佳机会。到马里的一个半月后,管竹淼在法语翻译上的困难都被她一一化解。
当然,在马里更多时刻面临的是危险。年12月中旬的某日凌晨4时左右,伴随着地面颤动,黄沙落在管竹淼的脸上,睡眠中也时刻保持警醒的她立即意识到,营地附近发生了袭击。管竹淼和战友们迅速进入掩体躲避。
“这种状态持续了十几天。”管竹淼回忆道,当时马里北部安全局势恶化,东部战区多次发布可能发生针对营区的袭击预警。每日的4-6点,她和战友不得不进入掩体,以躲过可能遭受袭击的高峰时段。作为军人,这是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就发生在身边。
作为医疗分队的成员,管竹淼对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和孟加拉维和营联合开展的义诊记忆犹新:义诊计划当天8点开始,在凌晨四五点,当地民众就已经拖家带口排起了长队。这让管竹淼和战友们深受触动:长期的战火让民众的生活和健康备受影响,和平对一个国家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实际上,马里任务区由于安全形势,并不适合经常开展义诊。因此,在当天的联合义诊中,原本计划接诊名民众,但最终接诊了多名。
在马里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管竹淼最大的感受是当地民众对中国有着非常友好的感情。在一次和马里政府军联合举行的排球赛上,一位马里军官曾对她说,“中国人是好人,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对我们很热情”。这让管竹淼和战友们备受鼓舞。
作为维和女兵,管竹淼认为,女性从事维和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温柔、善良的女性特质以及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可以在维和交流中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事实上,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30年来,已先后派出多名女性官兵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她们在维和行动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朱四强:救治伤员显身手
朱四强是中国第7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副指挥长兼医疗分队队长,这是他第二次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
朱四强说,第二次出征意味着责任更重,预案的准备也要更加充分。因此,出发前,他专门去采购了30袋去白细胞采血袋—经过这种采血袋的过滤,血液可以安全地输入伤员体内,从而实现在极端情况下的人对人直接输血。正是这种未雨绸缪的准备,在这次维和任务中派上了大用场。
年1月,1名多哥籍维和警察在乘车巡逻时,遭遇了恐怖分子的炸弹袭击,小腿胫骨缺失。“伤员送来时,因失血过多,情况比较危急。”朱四强印象深刻地说,“我们需要对伤者进行基本的救治,医院。”
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朱四强和战友们的面前,由于多起爆炸同时发生,伤员较多,整个马里加奥大区的血库血源已经用尽。又遇上沙尘暴天气,运输支援物资的飞机无法进行补给。“不能及时输血,他可能就要面临截肢,甚至失去生命。”朱四强说。紧要关头,朱四强决定使用从国内带来的白细胞采血袋,采取人对人直接输血。“这是二战时的原始方式,法律并不允许,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向上级报备才可使用。”朱四强强调道。
在多哥籍献血志愿者的积极配合下,CC的血经过采血袋,输入到伤员体内。直到伤员逐渐恢复了意识,朱四强和战友们才松了口气,然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联系伤员的运送事宜。最终,这位维和警察不仅保住了命,也保住了腿。中多两国维和人员的友谊也因为这次救治行动更加深入人心。
作为一名军医能完成如此富有挑战性的救治行动,朱四强颇感自豪。当然,救治伤员并非医疗分队任务的全部,他们还承担着联马团东部战区加奥超级营地联合国工作人员的疾病医治、传染病防治等。
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非洲肆虐。作为医生,朱四强比普通人更了解新冠病毒的厉害。4月16日,东部战区首次出现确诊病例。由于缺乏稳妥的防控措施,疫情开始快速蔓延,医院都出现了医务人员大规模感染的情况,医院陷入停摆。
事实上,疫情期间的接诊,由于需要和病人有近距离的接触,朱四强有过一丝的恐惧,但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作为医疗分队队长,他身先士卒,奋战在加奥超级营地抗疫的最前线。
“疫情期间,医院是唯医院,而且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这给当地树立了疫情可防可控的榜样,增强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朱四强说,联合国秘书长马里问题特别代表、联马团团长安纳迪夫专门发来感谢信,赞扬我们为当地抗击疫情工作做出的贡献。
在马里抗击疫情的同时,朱四强也牵挂着万里之外的爱人。他的爱人同样也是一名奋战在国内抗疫一线的医生。“作为医生,抗疫一线需要她;作为妻子,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需要她。”朱四强说,虽然妻子从未向他抱怨过,但是每想到这里,强烈的愧疚感就会涌上心头。(以上资讯来自今日中国)
年维和主题台历,你桌上应该有一本。客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wh/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