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上期能源)发布了国际铜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相关负责人就国际铜期货合约、交易等相关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问:为什么要推出国际铜期货?
铜是最主要的有色金属之一,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消费和进口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海关统计,年我国精炼铜生产.4万吨,全球占比41.24%,消费.0万吨,全球占比50.72%,净进口.4万吨,均居世界首位。年,上期能源正式启动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国际化研发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上市工作,推出国际铜期货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我国存在国内含税和境内关外保税两个铜现货市场,海关关境以内是含税市场,反映的是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关境以外是不含税市场,反映的是远东时区的国际市场供求关系。
二是“境内关外”铜现货市场已形成较大规模。国内保税铜现货市场主要在上海、广东、江苏、福建和天津等地,其中上海地区已形成较大规模,保税区内铜现货自由流通、交易活跃,实体企业广泛参与。
三是铜期货已具备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铜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及各大类资产价格关系密切,被称为“铜博士”,铜期货价格及其期限结构是研判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前瞻性指标。上期所铜期货历史悠久、流动性充足、市场功能发挥充分,其价格是国内现货贸易的定价基准,上期所已成为国际铜行业公认的全球三大铜定价中心之一。目前许多国际性的生产企业和投资银行已经在我国设立子公司或商贸公司参与铜期货的交易和交割。经过上期所长期与国际铜行业的沟通,搭建全球期现交流平台,国际年度现货采购合同谈判的地点已经逐渐由伦敦向上海转移。
问:请简要介绍国际铜期货的设计思路?
答:国际铜期货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在保留上期所铜期货不变的基础上,以特定品种模式在上期能源上市国际铜期货,即“双合约”模式,是我国首个拟以“双合约”模式运行的国际化期货合约。国际铜期货作为我国继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PTA期货、20号胶、低硫燃料油之后的第六个境内特定品种,将采用“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的交易模式,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
“双合约”模式是在不改变国内现有市场格局的前提下,基于保税市场和国际市场推出的新业务,有助于在保证上期所铜期货合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新业务。上期所铜期货立足海关关境以内的含税市场,反映的是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其价格已成为国内现货贸易的定价基准;国际铜期货面对的是关境以外的不含税市场,包括境内关外和远东时区的国家和地区,反映的是国际市场供求关系。
问:国际铜期货合约标的物为什么要选择A级电解铜?
答:国际铜期货以符合国标GB/T-或BSEN1:中A级铜规定的阴极铜为交割品,上期所铜期货以符合国标GB/T-中1号铜规定的阴极铜为交割标准品,以符合国标GB/T-或BSEN1:中A级铜规定的阴极铜为替代品,两者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国内冶炼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内主要铜冶炼厂的产品均以A级铜为主,且LME和COMEX交割品也与A级铜质量标准基本一致,因此选取A级铜作为国际铜期货的交割品。
问:国际铜期货在合约及相关业务规则上有哪些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l/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