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11分钟阅读时间
本文首发自移民观察(id:yiminguancha)
1
瓦努阿图,这个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提及,但在移民圈里却普遍耳熟能详。
它的移民产品,在香港太平洋移民顾问有限公司(英文简称PRGLimited,PRG集团,这家公司后面还会详细聊聊,它垄断了整个大中华地区的瓦努阿图移民生意)的精心培育下,有着极为鲜明的品牌特色:价格低廉,获取门槛极低,审查宽松,当地没有任何投资价值,除非进入护照产业链或进行离岸经济活动,身份持有者大多不会与当地有太多经济生活联系。
我们先聊聊瓦努阿图移民的操作层面。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信息,瓦努阿图的移民产品,被划分为护照与绿卡两种。
绿卡就是永久居留权,在当地五年一更新,已被证实一次性捐献后可无限次续卡;护照就是瓦努阿图国籍。
绿卡,单人售价在10万到12万人民币的价格区间,随行人数越多价格会越高。要求主申请人年满18周岁,无犯罪记录,提供万港币以上的资产证明,随行子女年龄不超过18周岁。
以下,为办理绿卡所需文件,其中离岸公司是瓦努阿图当局会赠送的。
单人获取护照最低只需8万美金,随行人数越多要求捐赠额越高,在申请要求上主申请人必须年满18周岁,无犯罪记录,提供25万美金以上的资产证明,三代随行,父母需达到50周岁以上,子女年龄不得超过25岁(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或18至25岁在读子女)。
以下为办理永居所需要的文件清单:
瓦国移民审查的中间环节几近于无,所需的资产证明,只要提供类似银行账户余额这样的信息即可,无需流水等。
绿卡,有夸张点的宣传语号称是一天下卡,官方提供处理周期也只是1到5天;护照的申请流程里包括背景调查,总理提名等环节,程序稍微复杂些,所以官方处理周期是2到4个月。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如果是出于小孩在国内接受教育的目的,或者想快速获得身份,太平洋上的瓦努阿图与加勒比海的圣基茨,是最有保障的两个选择。
但如果单纯是海外生活,或是商业投资的目的看,选择会有很多,瓦努阿图不太会被考虑到。
2
在圈子之外,因为其移民产品,瓦努阿图也频频被国内媒体“点名”。
最近的新闻,6月底,在中国方面的协助下,瓦努阿图警方逮捕了6名华人,他们都是组织了币圈资金盘PlusToken的金融诈骗犯,其中部分人持有瓦国护照。一位名叫“YuanyuanChen”的女士早在年就被国际刑警组织通缉,却一直在瓦国潜逃至今。
瓦努阿图将起诉他们提供虚假入籍声明,一切顺利的话,未来会取消这些人的护照,并将之遣返归国。
在此之前,这个岛国近5年来售卖了一共余本护照,却只剥夺过三十人次的公民权利。
虽然一再声称会加强移民审查的背景调查,但瓦努阿图在售卖护照时,中间环节几近于无,资金到位后几乎%的事实通过率早已不是秘密。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大约也符合瓦努阿图身份在国内一直被努力打造的形象的一部分:审批时间极短,审查宽松,价格低廉,身份持有者几乎与当地不会产生任何经济生活联系。
至于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就需要先回到原点,看看瓦努阿图这个国家。
瓦努阿图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以东公里,斐济以西公里。瓦国整个国土由83个小岛组成,人口26万。
从经济角度上看,瓦努阿图并不算个成功国家,年人均GDP.91美元,这是瓦国的历史最高水平,但这一数字也只有同一年中国水平的2/5,美国的1/20。
网络上的广告语,经常会提到,瓦努阿图连续两年被评为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轻信的人容易产生错觉,这个国家物产丰饶,经济富足。但这个真的只是宣传罢了。
事实上,这个宣传语的源头,可以搜索到的,是英国一家不知名基金会,新经济基金(NewEconomicsFoundation),它推出一个世界快乐指数,在06年和10年将瓦努阿图评为年度最快乐国家。
这家基金并不起眼,他们这个快乐指数所重点衡量的几个方面,从重到轻依此是寿命,社会平等,人均资源占有量等。
11年,香港PRG开始代理瓦努阿图市场后,引用了这家基金会的结论作为宣传标语:瓦努阿图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度。
此后,国内的代理公司也纷纷引用他们的总代理,PRG的宣传标语,宣传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膨胀变形,瓦努阿图成为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世界经合组织连续两年评为了最有幸福感的国家。
这些宣传一直都挂在网络上,但较真的朋友如果真去OECD或者UNESCO的网站上查询,一定找不到所谓的最快乐国家评比。
也许,瓦努阿图人民真的心性乐观快乐,物质欲望低(事实上国人在瓦努阿图遇到的偷窃犯罪率并不低),但至少在经济上,就如前文所提,瓦努阿图并不是一个成功国家,一些限制这个国家经济发展与商业机会的桎梏因素始终难以得到改善:它缺乏抵御飓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距离遥远;基础设施很欠发达,甚至网络普及率都不太高;法制虽较完善但公职人员少且普遍无效率,无作为。
当地的华人,除了大部分投身于护照产业链外,只有屈指可数的极少数人进行了商业投资:小生意方面有做餐馆,汽车修理厂,大方向上有开设度假酒店。
投资的效果如何,目前还有待观察。
其实,在居留签证上,瓦努阿图有明确的投资者签证,土地租赁签证与非盈利签证的法律,但这些都没有在海外市场上流传开来,投资者们更多的还是直接捐赠购买护照或绿卡,甚至有些完全不知道有投资签证的存在。造成这种现象,一小部分原因就是当地缺乏适合的商业投资环境。
而另一个重要因素,这是瓦国政府设计的移民机制所产生的必然政策后果。
3
涉及到瓦努阿图移民机制,PRG集团,这家有一些神秘色彩的香港公司是怎么也绕不开的。
PRG几乎就是为瓦努阿图移民项目而生的,它成立于年,公开资料上看,目前公司员工仍不满25人。
成立当年10月,PRG就获得瓦国政府授权,成为瓦努阿图永久居留权(绿卡项目)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代理商,一直至今。
直到现在,没有通过PRG递交的绿卡申请,都不会得到瓦国金融管理局与驻港商务专员的核查与确认。
在法律上,大中华地区的瓦努阿图绿卡,即使岛国当地政府也没有资格办理。国内所有代理公司所售绿卡走的都是PRG渠道,绿卡售出后双方各自分成,年之前,有过一些案例申请者办理了绿卡却不能入境瓦努阿图使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走的不是PRG渠道,即使是找当地神通广大人士办理的绿卡也最终无效。
同一个总代理,同样的成本价,也让瓦努阿图绿卡的售价一直保持在10万人民币的价格区间,即使是卖的最高的某球,也只是12万人民币,区别只是一些服务成本。
绿卡生意上PRG垄断了国内市场,而在护照上,从年到15年,PRG都只是瓦努阿图众多的代理商之一,一直到年,市场发生了变化。
那一年3月,飓风帕姆重创瓦努阿图。用该国时任总理的话来说,飓风成为了“摧毁我们国家的恶魔”,首都九成以上的房屋被毁,一些地区的整个村庄在这场罕见的特强风暴中被刮走。灾后重建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护照市场成为了瓦努阿图的救命稻草之一。也就在那之后,PRG抓住机会,与灾后换届的新政府达成协议,新政府开通一个名为瓦努阿图经济重建计划(VanuatuEconomicRehabilitationProgram,简称VERP)的护照项目,PRG成为VERP的全球独家总代理商。
从年6月VERP正式实行到17年底,2年多的时间里,PRG成为了瓦国护照的话事人,它的决定权有时甚至超过瓦国政府。
但是,吃独食始终是不能长久的。
17年年底,迫于国内压力,瓦努阿图政府正式停止VERP项目,换为两个全新的项目:VCP,VanuatuContributionProgram(捐献入籍计划)和DSP,DevelopmentSupportPrograme(发展支持计划),VCP依然给PRG独家代理,DSP给了瓦努阿图当地的多家代理商(最初是18家,现发展至至少23家)。
最初,DSP的价格是21万美元,VCP的价格是13万美元,低了8万美元。
年两大入籍项目为瓦努阿图政府提供了大约8万美元的收入,这是年的2倍,也是当年政府收入的29%。但是,两个同类项目的竞争性内战也是不可避免。
18年4月,在DSP方的推动下,瓦努阿图政府通过第94号管理案,降低护照价格。DSP项目方的计划成功了也失败了,DSP的官方价格降至每位申请人15万美元,但VCP的价格也降到了8万美金一本护照。
到了现在,在实际运行中,VCP已经基本上成为了中国人专属的瓦努阿图护照计划,而DSP则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地区运行。当然,理论上,VCP与DSP并行,国内申请者可以自行选择通过VCP或者DSP申请瓦努阿图护照。
事实上的结果是,从年至今,中国的瓦努阿图移民市场一直被PRG垄断,国内移民公司作为分销商,从PRG渠道递交客户资料,双方各自抽成。
图:PRG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l/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