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炮又发声了,总是一次次振聋发聩,楼先生帮大家先梳理一下核心内容和观点,具体的细节可以仔细看以下文章:
观点一:城市资源决定房价的高低,房价高低与否是因为资源的集聚性,这个资源可能是教育、环境、金融、权利、人文、艺术或者文化。同样道理,放在济南,房子其实质量也罢、品质也罢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这个房子能够占据的城市资源的排他性有多少。比如CBD,全济南的资源都往这集中,自然排他性与房价高高挂起;比如学区房,自然是因为占据了资源,你30㎡也罢,40㎡也罢,与学区没有影响,与老旧没有影响,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如新东站或者西客站,自然与周边的高铁资源息息相关;
观点二:你买不起大房子,先买一套小房子,房置换房子!钱永远是贬值的,M2是在不停超发的,现在一个月的M2量就已经超过了之前让中国全面复兴的四万亿,在基数已经到了如此恐怖的情况下,你想想还想把钱捂在手里!开玩笑!所以,在济南,想要买大房子,当你12个月内无力获得巨额资产增加的时候,先根据手中的钱抓紧落袋,然后加上自己拼命工作,加上努力攒钱,加上房产增值,过两年换个更大的;
观点三:房地产是夜壶宏观经济不行就拿出来用,中国经济是插着吊瓶的经济,如果经济增长就打减压药,如果经济下滑就打增压药。结果造成大家都在猜测中央政府的行为。而目前中国前两天刚开完全国性的金融会议,规格非常之高,重点就是金融稳定,另外一点就是防止资金外流,相信好多人已经看到了中央对于万达的处罚,而且有报纸出来证实了,所以,现在全力就是想要让经济从稳,但是能走到什么样的程度让我们慢慢看;
观点四:高房价会让穷人通过房产增值缩小贫富差距,限购政策需进一步探讨,因为加大了城市分化与贫富差距!这个楼先生的理解,就是你购买一个城市的房子相当于购买了这个城市的股票,只有努力进入这个门槛,才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但是当你限购不能再这个城市落户后,那只能导致在这段时间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实际上,楼先生也是觉得,限购实际上是对富人的保护!对于穷人的最大恶意!因为限购、限价,但是同样贷款比例提升!这个过程中谁受益了?低价楼盘虽然限价,但是限价最厉害的却是例如cbd这类区域,这些区域你能买得起么?当然不能!本来按照市场规律要到3万5,你非得限价不到3万,究竟便宜了谁?
观点五:开发商开发房子叫投资,因为影响到了GDP。私人买房贷款这叫个人投资,不影响GDP。开发商是一手房,买钢铁,买水泥,买门窗,就变成了GDP。这是不对的,打击开发商,就是打击GDP!如果真想要发展,我们认为是合理的,比如转向高科技,高精尖的方向上发展。但是不能一竿子将开发商打死。
以上,带有楼先生的个人理解,具体的请看下文!
导读前几天,任志强接受采访说:楼市限制政策,一年半后可能被收回。采访一经流出,大家反响热烈。
可惜的是,任总只简单回答了几个问题,朋友们读得不过瘾,意犹未尽。
因此,我周末找到了任总当时“我的住宅我的金融”全国巡展,北京首展揭幕式上的记者问答问,整理了与朋友们共享。
关于房价是涨还是跌,什么时候买房合适,干货满满,任总都是知无不言。
01请教一下任老师,这个房价下面会涨还是会跌?城市资源决定房价的高低,你见过哪个有户口的要逃离北上广深?
任志强:
房价涨和跌的问题,是市场决定的,不是谁说和不说。一个城市的房子涨和跌,和一个国家的房子涨和跌是两回事。中国现在房价在涨,只能说在某些城市在涨,说现在房价在跌,是因为某些城市在跌。
一个城市为什么会涨?是因为这个城市有巨大的资源,这个资源可能是气候,可能是环境,可能是金融,可能是权利,可能是人文,可能是艺术,可能是文化。
比如我要想要阳光和海滩,我就去海南,海南有的房子,天天在涨价,卖光了,也有买不动的房子。但是你要是想要雾霾的话就到北京,看你需求什么?
你要要金融的话,北京的金融是最多的,因为北京的金融占比是最高的,第三产业中金融占比是最高的。
这个房价之所以高是因为都来占有这些资源,你那个城市不高就占有不了,比如说教育,医疗等等的,你就占有不了。
但是这个房价是什么?
房价是当你拥有这些资源的成本,过高的时候,人就不来,当你占有这些资源,买一个房子不管有多贵,你还有余额,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我还有余额,人们继续进来,这个房价就涨了。
最古老的时候有一个传说,叫孟母三迁,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就是寻找资源。寻找个她认为是对子女教育、或者是对孟子教育最好的一个资源环境,所以她就搬了三次家。那么搬家每一次都有成本,你到这个程度上,这个房价是这样。
但是如果扣除房价成本和生活成本外,你还有获得余额,那你会更多地往这个城市去。反之,你获得这些资源的成本已经不值得了,那个房价过高,人就跑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房价涨和跌,先问获取这个资源的利益和房价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们看有这么多文章都写逃离北上广深,请问哪个是户籍在这个城市的人说我要逃离我的户籍所在地?不到北上广深了?你们都是媒体的,你们动动脑子。
为什么?因为中国有特殊性,刚才他说建立租赁市场,为什么中国租赁市场不行?中国租赁市场不行是因为租赁上不了户口。为什么这个城市人不逃离北上广?因为我的户口在这里。
医疗资源我可以占,所以逃离北上广的户籍不在这儿,他天生不拥有这些资源,所以他必须进来花一个生活成本,花一个买房的成本去占有这些资源。
所以这一定是一个资源转换的过程,你们理解资源转换的过程,就用不着算房价的涨跌。你们算一算大概就可以算出来,为占有这些资源所需要的房价成本值不值?不值就房价高,值就继进来,你不买别人就买,你买不起不等于别人买不起。
如果还有余额,如果北京获取的资源的收益更大,或者说你更有机会,比如我一个月挣20万,只有在北京可以挣到,其他地方不可以。
那房价就越来越高了,就是资源占有的获利水平和你的生活成本房价成本之间的比较,所以你们别问我,所有动动脑子看看就知道了。
我没有说房子涨不涨。
02我有了北京户籍,所以我也没法调走。但是我又想上车,因为现在房价涨得太快了,从大学的时候上升,一直嫌贵,现在上不了车。您觉得现在我应该在什么时机选择?
嫌房价贵,你先买一个8平米的小房子行不行?
任志强: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你笨。我们可以看看这些所谓的有北京户籍的外地人,老觉得我应该有60平米的房子,所以我只看60平米或者以上的,你得看看10平米的房子。先买一个8平米的好不好?然后再买15的,15换成30的,30换成40的。
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投资,投资是什么?投资就是没钱的时候先买一个,买最便宜的股,然后才越来越多。
你们看看巴菲特,巴菲特能不能说先把比尔盖茨买了?根本不可能,今天你想买平米的房子?门都没有。所以你错就错在自己笨了,和买不买房子没有关系。
你先买一个8平米的小房子行不行?别买学区的,你要说房子涨了10倍的,你是不是涨成了80平方米?这个问题我觉得寒碜。
03每一次房价的变化,包括市场的火热还有降温,其实我自己感觉都是跟房贷的这个杠杆的使用程度是相关的。这个您是不是可以说说?
胡说八道!房地产和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相关
任志强:
这是胡说八道,你们可以查一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房贷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是多少?按照统计局的报告,大概房贷只占全部一手房的21%。我们将近12万亿的销售额,只有21%。
你们再查查年,是23%,25%,比这个还高。还可以查今年1到2月份,是31%,去年出台了很多加杠杆率,为什么去年的杠杆率只有21%?
今年到了二月份怎么变成31%?31%不高,这个石总刚才说一个数。美国个贷相当于80万亿人民币,将近13万亿美元,中国才1.3万亿美元,我们大概相当于12%,很低很低。
中国人没习惯,中国人没有习惯在哪?中国人就是大概还贷是8.5年左右。中国人不习惯负债,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税,美国人是按什么计算的?一个纳税人扣50万的个人所得税,两个要扣万。相当于多少?相当于所有的利息。
今年你还完了,明年赶紧继续付,不付利息,50万税用不完。一生是7到8年,争取把50到万的免税额用掉。我不自己住得好一点?
所以中国人不是,中国人反正缴税,那我还不是尽可能还清,越有钱越早还。所以这个背景,税收现存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人们的动静,于是你就愿意早还。
但是,其二是什么?本来个贷是什么?我把未来30年的钱拿到今天用,越不还赚得越多。因为今天的1块钱和30年以后一块钱,只值3毛,但是把30年以后的3毛钱放到今天来用,是不是赚大便宜了?
可是中国人不懂,中国人想的是今天还了今天没事明天再去做其它的。所以传统意识和没有税收减免的过程造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人会用离婚的方式?离婚政策以后告诉你离婚也不行,就是政府和市场之间进行博弈的过程。
美国人哪花这个心思?从来就不想这件事,但只有中国有。所以现有的政策就是,可能会存在一些为调整短期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而决定出台政策。
历史上我们的说法就是房地产和中国的整体宏观经济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过去历史的说法就叫房地产和中国的整体宏观经济是相关的,增长过高就不能用了,历史上有过无数次。
这次不知道,我没说这次,这都是以前历史的事,你们爱用以前的文章也可以。但是这次只是说历史上,这次的事得你来说,我没说。
04问一下任总哲学的问题,到底是住宅成就金融?还是金融成就住宅?比如说我们现在的银行最优势的信贷业务,都基本上是房地产、住宅,70、80%的银行是这样。现在我们的房地产商大概负债有80%、90%,所以我想问一个哲学的问题。它俩谁最重要?和它俩之间的关系。
高房价会让穷人的房产增值而缩小贫富差距
任志强:
你这个理解不太对,数据也弄得不太对。我们的个贷是因为有30、40、50、60、70%,当然不同了。首付很高,给个人贷款的比例杠杆率很低。70%就是30%,我前两天问他们要一些二手房交易的数据,石总说建委收拾他们,不让他给我数据。
我拿到了数据,二手房交易里面,如果把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算上,他们是七成首付比例高。最低的是四成,三成二成几乎没有。也就是说首付的钱很多,所以在个贷的坏账率平均在0.25%左右。有的坏账可能就是老公撞车死了,没有人付钱了。
北京银行总共加起来的个贷坏账率不到一个亿的人民币,但是全部坏账有多少?将近亿,你说这个比例,因为单位的特别是上下游的。所以个贷在中国,不会像目前出现刺激贷,因为美国是5%的首付,相当于我付了租金,全是税,我个人一分钱都没掏。所以跟中国完全不一样,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开发商有70%、80%的负债率,你搞错了。开发商有三个负债率,第一个负债率是你要把绝对负债率,就是80%都是负债率,把销售房子的扣掉。因为在我预售的房子里都叫应付款。
但是我还你房子,我不会讹你的钱,因为你已经买了房子。那么这个钱,我的负债率已经投在了钢筋水泥上,你要把这个扣掉以后,这个分为两类,一个是银行,另外一个是股票、发债券,这两个是不同的。
有一些是滚滚滚滚的根本不用还的,比如说普通贷款。所以这80%如果切完了以后,大部分财产的负债率是30%。他销售额越高的时候,你把销售额都计算成负债的时候,他负债就高了,销售额给扣掉,这是应付款,这些钱我在兜里。因为我要还钢筋和水泥,计算的时候我们常常把这三个误解了。
你们就属于那误解的,老说80%的负债率,哪有那么高?你算起来,我们钢铁企业、民航快%了,海航%多。
但是飞机呢?有没还清的钱,但是飞机在那儿。所以你要从这种情况下计算%的时候,用我的资产或者其他情况比对,就不一样了。
在座的媒体都算上,你们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很多问题。我举一个例子,房价收入比多少多少,都用的是平均价格。你们知道什么是前提吗?在座的媒体里面,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出来。
第一是收入中约数,第二是房价中约数,第三是户籍面积,在国际上里看美国,美国一公布,一公布房价,没有弄平均数的。如果用平均数,中国是0,为什么?海南正28度,东北负28度,一平均不就没有了吗?你们是巨大的错误。
第二是收入,在美国的收入里面分工资收入多少、财产收入、金融收入,中国在所有的收入里面没有计算房子的收入。在美国,为什么说它在房价上涨的时候,个人消费不一样?是因为房价上涨是因为我到最后把房子卖了可以赚很多,或者房子抵押贷款就没有问题。
中国人弄成了平均数,你们算房价是0吗?没有吧,所以你们媒体老说,房价高会导致贫富差距大大拉高,严重了。高房价会让穷人的房产增值缩小差距。所以我的思想和你们的思想不一样,因为你们不了解实际情况。
为什么?最低收入人群,根据调查,人口普查调查,最低收入里面6%以上的家庭有第二套住房。你就可以想像,中国七个分类,最低、低收入、中低收入、中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最高收入。
你查任何一个,都是七个分类,但是我们最低收入家庭70、80%有房。最高收入是88%有房。和最低收入大概差10到12个百分比。
所以低收入家庭不等于没有房。原因第一福利分房。老北京的穷人都是福利分房,基本上都有房子。第二,拆迁,第三旧城改造,第四是经济适用住房等等等等。
最低收入家庭不等于没有房,最低收入家庭和最高收入家庭在比如说美国,可能拥有住房率差30%到40%,你们没有算过。
他给我的报告,可以看到二手房里面的房改房比例非常大。我问他要,他不给我,数字巨大是什么?就是把二手房卖掉,获得的巨大的收入以后,换一个新房子,我还有一大笔存款。
举个例子,你们都看到清华大学有一个老师,被电信诈骗了万人民币,一套房。这个老师平时的房卖了才有这么多钱,这就是我们最典型的所谓低收入家庭或者穷人,他可能算中等收入,一个月一万块钱是有可能的。
但是通过房改房获得家庭收入而且暴富的有,我们就按高房价,万是不是可以买?买10万一平米的二手房?是不是还可以剩、万,够花了。所以你们不要这样算,你们是错的。
所以我特别强调,流入到北京来的人,因为高房价被阻断了,所以我认为,出台的这些相关政策,最重要的是让非本地人失去了占有这些资源,我们叫公共资源。
但是实际上这个是让公共资源更加不均匀。所以我跟你们看的房价不一样,你们老觉得房价是限制,我个人看的更重的是,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是因为政策阻断了城镇化的需求?以及阻断了让公共资源,让更多人能共同拥有和共享的阶段?
如果这个阻断的话,那就这些人永远没有资源,外地人不能用北京的资源,还包括其他的地方。那么怎么能进步?
我没法接受最好的科技,中国改革的高度发展,其中一重要的是城乡差距,让所有人都能无条件地享受城市的资源。但是现在这个很多城市的限购,让这个东西,遇到了很多障碍。
所以下一步是不因为它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我觉得不会,因为大家都不能利用这些最好的资源,就像我们本来古代叫做科考。科考取消了,没有科考了。我和你们眼睛里看的不一样,你们老看的是房价高。
我觉得影响的是其他的问题,这话不犯错误。
05我替我姑妈问一个问题,她是您的粉丝,她听说我要来特别激动。她北京房票用完了,燕郊的嫌贵,您觉得下一步应该买哪的?
任志强:
你问的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是一样的,要投资绝不买最贵的房子,你买一个17万美金的房子,怎么能翻一倍?你买一万一平米的很快就两万了,这么简单。我觉得你上学也白学了。
06您刚才说的由小房子换大房子,您的多年教育之下,我发现市场上现在有这种观念的人已经很多了。就是这个金融真的是变成了普通买房子的人的这种理财的方式。
尤其是现在,因为我了解到我周边好多的朋友他们不是为了炒房之类的,他们就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手里那点钱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成为了他们在理财方面上的一个考虑。
我不知道您对这种观念的转变,您觉得它是好的方向吗?您的评价是什么?谢谢。
所有的财富都在地上,因为永远有收入
任志强:
中国的古话说,战时黄金平时地,就是历史上说,只要没有战争时,所有的财富都在地上,因为永远有收入。到打仗的时候就不行,地搬不走,你把黄金放在兜里跑吧。所以中国的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道理到了今天也一样。
中国还没有完成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城镇化。你肯看日本,日本泡沫的时候城镇化78%,中国到了吗?出现泡沫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城镇化率超过70%。
中国现在能超过70%的城镇化率的不太多,按照北京的算,上海的也不多,在63%。换句话说,中国的古人早就告诉你了,固定资产增值是最好的。
从中国的改革你们可以看到,为什么一开始公私合营先没收了生活资料和固定资产?因为它最值钱。那你投资投什么?所有的媒体有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搞不清楚什么是投资。
如果说国家投资,开发商的一手房叫投资,因为影响到了GDP。私人与私人之间,包括买股票,在很大程度上不叫投资。我们可以换句话说叫金融投资或者个人投资,和股价没有任何关系。
你买了他的房子,他买了他的股票,他买了他的债券,那不是私人之间换来换去?涨了0倍都没有用。最多是提供点税收。
但是开发商是一手房,买钢铁,买水泥,买门窗,就变成了GDP。几乎所有的媒体,你们都用了一个词语经济从实向虚,尤其是投资从实向虚。你们所有的媒体都用错这个词了,什么叫投资从实向虚?人与人之间的金融投资叫虚,因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交换。
你把股票变成债券,债券变成储蓄,都和GDP没有一分钱关系。开发商有。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些政策,不能给开发商贷款,这个一下就混了,不能混。
给开发商的贷款一定算到了GDP,给个人的贷款,我的金融就不是GDP。和国家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关系,这两个观念你们作为媒体人都搞不清楚,你们写的文章臭的不行,都是错的。
我说这个没有道理?你们去查经济学,经济学大字典把这个问题说得非常清楚。增加未来收入,而且减少当期消费就叫投资。而转换就是把存款变成债券不叫投资,叫做金融投资或者个人投资,这是两个概念。
你们如果做媒体的搞混了,就欺骗了全中国人民。甚至把我们的顶层设计搞混了,他们也觉得这两个投资是一块的,错了。你提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不是一个事。
所以谈我的住宅我的金融,我们只说我们发展的一个过程,告诉大家怎么判断对错。但是经济学的最基本规律的东西,你不能违反,你们不能搞混。
如果你们做记者的搞混了,我们老百姓就惨了,天天被你们骗,我们怎么活?所以我觉得你们要做好,否则你们提的问题我就说你提的错了。老提错误问题,我天天得骂你们。
·End·
举手之劳,欢迎大家点赞,点一下广告。
如果你现在对于是否出手仍有疑问,可以在后台或留言区回复我以下信息:
1.目标城市2.目前房屋拥有状况3.家庭人员结构4.购房目的5.资金预算情况6.所需购房类型7.学区地铁房诉求8.其它主要需求9.想获得哪方面的建议
我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一个相对靠谱的建议。当然,时间精力有限也许回答不完,不过这件事情我会坚持做下去,所以不用太着急。
欢迎加楼先生的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ls/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