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画作,贵吗?
4月5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书画”专场上,张大千《桃源图》以万港元起拍,2.4亿港元落槌,最终以2.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买家则是著名藏家刘益谦。有人说刘益谦又“任性”了,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房价的涨幅来说,2.7亿港元的价格真心不贵。
↑拍卖行展示张大千《桃源图》
↑著名藏家刘益谦
张大千《桃源图》于年完成并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展览后,便落入“谪仙馆”主人、香港著名导演杨凡手中,他于年把《桃源图》送拍,最终成交价达到了万港元,用作开拍钟楚红和张曼玉主演的电影《流金岁月》。当时已刷新张大千及中国近代画拍卖纪录,而在今年春拍中,《桃源图》的身价已翻了倍。 年的万港元是什么概念呢?统计部门曾经有一个数据显示,年全国平均房价为元/平米,而北京的房价为元/平米。那时白菜、萝卜也就1-3分钱一斤,大学生刚毕业也就52元工资。如果从香港的情况来看,当时一套有海景的电梯豪宅价格也就是万港币左右,而在年,马云在香港花15亿港元(约12.38亿元人民币)买下了一座山顶豪宅,其每平方米单价就超过了万港元。 回忆年,刘益谦笑谈到,当时自己在方浜中路开了百货店,面积是13平米,前面店铺,后面跟父母和老婆孩子一起住。那个时候的万元户已经算是让人刮目相看。↑电影《流金岁月》海报
↑稀世珍宝《游春图》
综观名画与房地产价格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绘画的价格已经出现了数百倍的升值,但是相比房地产依然还是“小巫见大巫”。 年初,故宫散失书画开始在东北出现,引起了当时国内各大收藏家们的极度 现在,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国内外普遍使用重复交易法来计算艺术品收益率。有研究表明,能够重复交易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只占5~10%,并非是投资者购买某一艺术品,收藏若干年就能坐享高收益。 艺术品的收益率和股票、国债关联性较低,这样的资产特别适合做资产配置。如果投资者购买的股票收益率全是正相关,那么多只股票的风险可能是累加的。应该更多购买收益率负相关和不相关的资产,只有这样的资产才能够真正分散风险。而艺术品资产恰好具有这样的特点,除了单纯的投资,艺术品特别适合做资产组合,当资产包中加入艺术品,就会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国内外很多数据都能证明这一点。 除了张大千《桃源图》之外,在今年的艺术品春拍中,出现了多件亿元天价的书画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望着数不清的“0”,或许会感到为什么会那么贵,但是相比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地更加广泛一些,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相比,我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书画作品,其升值幅度真不如房地产。从这个角度来说,亿元天价其实真心不贵,其比现在的房地产更有价值。来源:东方网
作者:方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lanai.com/wnatdl/7654.html